兴-蒙聚敛带研究区矿产、油气和煤等资源丰富,该区已经开展了多种地球物理工作,但都是针对不同地质目标开展的。由于该区构造的复合、叠加和转换等特点,使该区具有多期次成矿、成矿地质条件复杂、成矿强度大等,因此,本项目旨在通过对研究区多种地球物理资料进行整体和目标的系统处理,给出研究区复合尺度下地球物理场特征图像,综合研究相关的多学科信息,获得研究区不同断裂系统的深浅地球物理信息特征,给出典型剖面下的地壳反射结构;综合研究兴-蒙聚敛带的地壳精细结构、构造及块体接触关系与相互作用、盆山耦合效应,以及不同矿产资源的深层分布远景。
利用重力异常进行大地构造单元精细划分,利用我们开发的三方向小子域滤波技术对研究区重力资料进行了在处理,并与欧拉反褶积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给出了规模较大的断裂多条,并进行了一、二级异常分区特点的描述,给出了东北地区大地构造单元的地球物理基本格架。.在重力异常图上,德尔布干断裂表象为北东向延伸的重力异常分界线,结合大地电磁资料,识别出德尔布干断裂具有向南东倾斜,切割下地壳的特征,认为德尔布干断裂的构造属性不是地块间和不同时期造山带之间的拼接带,而是一条切割下地壳的北东向延伸的大型伸展变形带。德尔布干断裂形成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西伯利亚南部-蒙古北部-大兴安岭地区岩石圈伸展减薄的构造背景之中,它控制了大兴安岭西坡晚中生代火山岩、金属矿床以及含油气盆地形成和分布。.利用在大兴安岭西北部的中新生代盆地漠河盆地、根河盆地和海拉尔盆地及邻域实施的4条大地电磁(MT)剖面资料解释的二维电性结构,发现该盆地群基底及邻域壳幔岩层的电性呈带状分布,即北带的低阻楔结构、中带的高阻块带结构和南带的低阻带结构。.该盆地群及邻域在大地构造位置上西北有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南有西拉木伦—延吉缝合带,并且受到德尔布干断裂、大兴安岭断裂的制约,甚至西太平洋板块运动、印度板块运动、黑龙江中西部微板块间拼合以及地幔热柱的热物质上涌产生的区域构造应力场作用也叠加在深部结构上。上述复杂的区域与深部构造作用共同影响了盆地群及邻域的电性特征。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兴蒙造山带诺敏河火山群宽频带地震观测与深部结构研究
兴蒙造山带岩石圈尺度地电结构与岩浆岩深部信息追踪
兴蒙造山带岩石圈地幔中水的含量和分布
兴蒙造山带中-新元古代岩浆事件及其大地构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