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通过田间试验和温室试验比较研究了水田和旱地对温室气体的排放。提出了按稻田甲烷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分类估计我国稻田甲烷排放量。根据这一方法估计出我国稻田的甲烷排放量为8Tg。揭示出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具有相互消长关系。有利于抑制甲烷排放的水分管理方式促进氧化亚氮的排放;对甲烷排放有抑制效果的硫酸铵排放较多的氧化亚氮。在考虑水田排放甲烷造成的温室效应时,必须考虑到水稻土贮存较旱地土壤多的有机碳,从而固定较多大气二氧化碳的因素。冬灌田是我国稻田最主要的甲烷排源,改变冬灌田水分管理和种植制可显著减少甲烷排放和提高生产力。为了提高土壤肥力和增加土壤有机碳贮量,应提倡秸秆还田,但宜选择在冬季旱作时进行。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南黄海盆地崂山隆起CSDP-2井中—古生界海相地层吸附烃类气体成因类型与源区特征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基于整合分析方法评价我国生物质炭施用的增产与固碳减排效果
用于质谱分析的微量气体自动进样装置的研制
基于纳米铝颗粒改性合成稳定的JP-10基纳米流体燃料
新的温室气体SF5CF3的源和汇研究
含碳温室气体浓度梯度联网观测及源汇反演研究
生物碳对土壤碳汇和土壤温室气体减排的机理研究
水华全生命周期的温室气体产汇和增温潜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