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DSDP573孔始新世末渐新世初样品做了显微镜检测、X射线衍射、化学、等离子体光谱、等离子体质谱、电子探针等分析和微玻璃陨石的挑选,首次在该孔始新世与渐新世的界线地层含金属粘土层底部发现了微玻璃陨石,并根据该层特殊的地球化学特征和Ir异常,认为含 金属粘土层的成因与陨击作用有关。通过东太平洋地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生物灭绝等分析,说明始新世末期有明显的由陨击作用造成的灾变事件。首次发现始新世末北美微玻璃陨石场的展布方向250°与太平洋板块运动方向改变所需矢量方向245°几乎完全吻合,推测很可能是陨星撞击引起了太平洋板块运动方向由NNW突然变为NWW。并估算了陨星直径。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服务经济时代新动能将由技术和服务共同驱动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秦巴山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研究——以镇巴县幅为例
分层地质类材料靶体抗超高速侵彻模型实验
东特提斯南、北缘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PETM)生物响应及环境变化对比
渤海湾盆地中始新世末期构造变革界面研究
始新世极热事件的海洋磁学记录研究
库车盆地古新世-始新世极端干热气候事件及其成钾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