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调控下情绪学习的认知神经机制及相关的脑可塑性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200846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3.00
负责人:刘宏艳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马凤玲,张杭,金微瑕,李伟
关键词:
可塑性情绪学习语言调节脑成像
结项摘要

Emotional learning plays important role in the survival and adaption of human being, and is highly related with the neural plasticity of emotional brain. Existent studies on emotional learning commonly adopted the emotional conditioning (i.e., associative learning) paradigm. In the real life, the emotional features of things are usually learned through linguistic cues, especially threating features. For example, when a child was told that "do not touch electric wire" and "be careful when you cross the roads", the dangerous outcomes of the behaviors were taught by the linguistic instructions. Unfortunately, no study to date,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has explored such kind of emotional learning. The present project will address this issue. Three typical linguistic modulations: semantic category, linguistic label and linguistic explanation are adopted in our studies. Using subjective rating, behavioral measures and fMRI methods, w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 the neuro-cognitiv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linguistic modulation of emotional learning and the associated neural plasticity of emotional brain through four parts of experiments. The potential findings of our studies will broaden the connotative meaning of emotional learning and promote the understanding of emotional learning and the corresponding neural plasticity. Furthermore, the results will offer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linguistic emotional instruction and training, as well as the emotional teaching in children.

情绪学习对于个体的生存和适应具有重要意义,与大脑情绪功能的可塑性密切相关。现有的情绪学习研究,主要通过采用情绪性条件反射范式进行。实际生活中,人们在很多情况下是通过语言来学习事物的情绪性,尤其是潜在的危险,比如,教导儿童"不要触摸电线"、"过马路要小心",都是通过语言将相关行为与严重的后果关联起来进行学习的。然而,现有的研究都没有关注这种语言调控在情绪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本课题拟从语言调控的三种常见表现形式:语义概念分类、语言标识和语言解释入手,综合采用主观评定、认知行为和脑成像技术,通过四部分的研究对语言调控下的情绪学习的认知神经机制及相应的大脑情绪功能的可塑性变化进行系统考察。本项目的研究可以从理论上丰富情绪学习的内涵,加深对情绪学习和情绪脑可塑性的认识,而且还可以为实际生活中广泛存在的言语情感指导和训练提供理论依据,为儿童的早期情感教育提供重要的科学参考。

项目摘要

快速而准确对情绪刺激进行识别和学习,在个体的生存和适应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与情绪脑的可塑性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现有的情绪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语言的重要作用。事实上,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在很多情况下都是通过语言来学习事物的情绪属性的,尤其是潜在的危险,比如,教导儿童“不要触摸电线”,就是通过语言将相关行为与严重的后果关联起来进行学习的。本课题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系统探讨。我们从内部和外部语言线索的三种重要形式—语义概念分类、语言标识和语言解释入手,综合采用主观评定、认知行为和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通过三部分的研究,全面考察了语言调控在情绪刺激的识别、评价和学习中的作用及其神经机制。. 第一部分研究通过设定情绪概念归类、语义启动以及概念范畴判断等范式和任务,考察了语义概念分类对情绪刺激的习得(研究1)、加工(研究2)和饱和进程(研究3)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语义概念分类可以有效地为非情绪性的陌生刺激赋予情绪涵义,可以制约情绪性刺激的情绪信息的加工,并影响情绪信息的饱和加工进程。第二部分研究通过将情绪词设定为学习背景(研究4)和学习材料(研究5和研究6)两种方式,考察了语言标识对情绪学习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情绪词背景会影响词汇的精细化学习—多次重复启动过程,情绪词会影响新异语言的概念义和情绪义的习得,并表现出特异性的脑区激活模式。第三部分研究通过设置短语(研究7)和语句(研究8和研究9)背景,以及要求被试主动进行篇章书写(研究10)等方式,考察了语言解释对情绪刺激(包括情绪词、情绪图片和情绪面孔)的识别和体验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短语语境会影响词汇情绪义的加工,但这种调节作用又反过来受到了情绪义原义的制约;语句背景会影响面部表情的效价判断和喜好度判断,并表现出特异性脑区的激活;书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情绪图片的体验。. 本课题基本完成了原定的研究计划,已经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13篇(含已录用的),参加国内外会议5人次,培养研究生4名。本项目的研究从理论上丰富了情绪学习的内涵,加深了对情绪学习和情绪脑可塑性的认识,从实践上为生活中广泛存在的言语情感指导和训练提供了新的依据和重要的科学参考。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DOI:10.11999/JEIT150995
发表时间:2016
2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3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DOI:
发表时间:2022
4

基于协同表示的图嵌入鉴别分析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基于协同表示的图嵌入鉴别分析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DOI:10.3724/sp.j.1089.2022.19009
发表时间:2022
5

一种改进的多目标正余弦优化算法

一种改进的多目标正余弦优化算法

DOI:
发表时间:2019

刘宏艳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情绪性语境调控下词汇学习的认知神经机制

批准号:31400871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郭晶晶
学科分类:C0907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老年抑郁症患者内隐情绪调节的神经机制及脑可塑性研究

批准号:81871080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张炳蔚
学科分类:H0915
资助金额:6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在线学习自适应交互中认知负荷与学习情绪的脑电表征及认知状态的评估与调整

批准号:61703259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周筠
学科分类:F0609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语言理解中信息结构和情绪调控注意的神经机制

批准号:31200849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王琳
学科分类:C0907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