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铁氧还原蛋白NADP+还原酶的进化及功能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006094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8.00
负责人:关翔宇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徐秀丽,魏士平,靳野,王俊珠,程雅楠,许林峰
关键词:
铁氧还原蛋白NADP+还原酶活性位点系统进化蓝藻
结项摘要

蓝藻起源于25-35亿年前,是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在生态及进化上具有重要意义。铁氧还原蛋白NADP+还原酶(Ferredoxin-NADP+ Oxidoreductase,FNR)在蓝藻光合作用电子传递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即从铁氧还原蛋白传递电子到NADP+,产生NADPH。此酶同时存在于某些细菌、真核藻类和植物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且在不同物种之间有所演化。本研究拟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FNR的系统进化及功能演化,并推测蓝藻FNR关键的活性位点,进而采用定点突变、同源重组、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手段对其生理功能、生物学活性及作为新的分子标记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从全新的角度和更深的层次认识蓝藻FNR的功能、活性位点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FNR在蓝藻对环境响应中所发挥的作用,建立蓝藻突变株及光系统相关基因研究模式,为进一步揭示FNR在光合生物生命活动中的意义奠定基础。

项目摘要

铁氧还原蛋白NADP+还原酶(Ferredoxin-NADP+ Oxidoreductase,FNR)在蓝藻光合作用电子传递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即从铁氧还原蛋白传递电子到NADP+,产生NADPH。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了FNR的系统进化及功能演化,选择蓝藻FNR三个功能区的关键活性位点,采用敲除该基因同时转入带有相同功能的基因的回补质粒维持菌体的生长的方法进行基因突变。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不同胁迫条件下的七种蓝藻的FNR活性进行定量,并对其光谱学特征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藻株的生长速率决定了该基因的表达,而不同胁迫条件藻株该基因的表达是由藻株对胁迫的适应性决定的,光合效率与FNR的活性之间具有正相关性。本研究建立蓝藻突变株及光系统相关基因研究模式,为进一步揭示FNR在光合生物生命活动中的意义奠定基础。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DOI:10.13836/j.jjau.2020047
发表时间:2020
2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DOI:10.11918/j.issn.0367-6234.201804030
发表时间:2019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DOI:10.11834/jrs.20209060
发表时间:2020
5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DOI:10.16506/j.1009-6639.2018.11.016
发表时间:2018

关翔宇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改造铁氧还蛋白-NADP还原酶用于构建光驱动的非天然辅酶还原体系

批准号:21708003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王磊
学科分类:B0705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高铁肌红蛋白还原酶作用机理及与肉色稳定性关系研究

批准号:30771523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戴瑞彤
学科分类:C2001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蓝藻砷酸还原酶的溶液结构、动态相互作用和催化机理研究

批准号:31170681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金长文
学科分类:C0501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天然硫氧还蛋白还原酶抑制剂灰侧耳菌素的高效合成及结构功能研究

批准号:81903442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黄斌
学科分类:H3401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