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烧过程中二恶英与氯代多环芳烃协同控制原理与技术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507132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樊芸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孙晓丽,杨甲甲,詹发强
关键词:
氯代多环芳烃协同控制二恶英焚烧抑制剂
结项摘要

Accelerate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has led to the generation of more solid waste. Because of high volume reduction,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 treatment was developed rapidly. However, 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s and dibenzofurans (PCDD/Fs) emission from waste incineration constrains the application of incineration treatment for waste in China.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Cl-PAHs) are a group of UP-POPs with similar structure and toxicity of PCDD/Fs, and constitute a danger to the environmental and human health. Research shows that Cl-PAHs also release from waste incineration processes. At present there is no reliable and economical technology to control UP-POPs emissions from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 in our country. This project proposes a new way to cooperative control UP-POPs by injecting N- and S-containing inhibitors. The key factors of PCDD/Fs and Cl-PAHs formation and decomposition under different incineration conditions will be discussed. The potential inhibiting mechanisms will be concluded by comparing the inhibition effect of different N- and S-containing inhibitors and a new potential inhibitor will be developed.

焚烧法由于减容、减量化的优点,近几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而垃圾焚烧中产生的有毒物质——二恶英(PCDD/Fs),严重制约了焚烧法处置技术在国内的应用。氯代多环芳烃(Cl-PAHs)是一类有着和二恶英相似的结构和毒性的非故意产生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UP-POPs),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危险,而焚烧过程同样会产生氯代多环芳烃。目前我国尚未有可靠、经济的UP-POPs 控制对应技术。本项目提出协同抑制控制UP-POPs的新思路,通过模拟不同的焚烧条件,确定PCDD/Fs与Cl-PAHs生成与分解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PCDD/Fs与Cl-PAHs生成的共性特征,然后通过焚烧过程的现场考察与实验室模拟试验研究相结合,研究PCDD/Fs与Cl-PAHs的共排放特征,提出焚烧过程中UP-POPs协同减排控制原理,在此基础上,开展协同控制PCDD/Fs与Cl-PAHs的高效抑制剂的研发。

项目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越来越大。由于减容减量的优点,焚烧法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迅速发展。然而,垃圾焚烧产生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特别是氯代芳烃类化合物(CAHs)的排放限制了焚烧法的应用。其中,氯代多环芳烃(cl-pahs)更是一类结构和毒性与二恶英相似的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了威胁。在本项目中,建立了基于高分辨率气相色谱/高分辨率质谱的分析方法,可用于同时测定四种典型的氯代芳烃类化合物,包括多氯代二苯并二恶英和二苯并呋喃(PCDD/Fs)、多氯联苯(PCBs)、多氯萘(PCNs)和氯代多环芳烃(Cl-PAHs),以及它们同时净化的高效分离方法,为氯代芳烃类化合物的检测和定量提供了可靠的方法。在本项目中,调查了垃圾焚烧厂(MSWI)、铁矿石烧结厂(IOS)和炼钢厂(SS)的排放飞灰中典型的氯代芳烃类化合物的分布情况,并确定了不同飞灰种类其各自独特的CAHs的指纹图谱特征,发现了同系物之间的相关性,推论出随着氯化程度和芳环结构的变化,氯代芳烃类化合物的主要形成机理可能发生显著变化。这些工作为更好的制定出工业热过程中氯代芳烃类化合物的减排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还制备了高效的氯代芳烃类化合物催化降解材料,并提出了降解机理。通过实际工业过程中试平台,验证了工业热过程中氯代芳烃类化合物形成过程的共性和关键影响因素。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8
2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20
3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8360.2019.08.011
发表时间:2019
4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DOI:
发表时间:2018
5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DOI:10.19596/j.cnki.1001-246x.8419
发表时间:2022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再生铜冶炼过程中氯代和溴代多环芳烃的生成机理研究

批准号:21477147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刘国瑞
学科分类:B0603
资助金额:9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煤热解过程中多环芳烃PAHs的形成与控制

批准号:20876103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李凡
学科分类:B0815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热过程低氯代与高氯代二恶英的诱导氯化与脱氯脱毒机制研究

批准号:21477150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刘文彬
学科分类:B0606
资助金额:9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UP-POPs的生成机制与控制技术原理

批准号:50838002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余刚
学科分类:E10
资助金额:20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