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对贫困人口扶贫效应的时空分异及成因机制研究--以桂、川、滇集中连片特困区为例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371149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0.00
负责人:汪侠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南京大学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泽华,钟士恩,张洪,年四锋,颜丙金,郎贤萍,段荣
关键词:
模型模拟旅游效应生命周期旅游扶贫空间分析模型
结项摘要

Poor residents in contiguous poverty-stricken areas are the priorities and objectives of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tourism. However, there is few research conducted on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of pro-poor tourism effects on economy vulnerable residents in contiguous poverty-stricken areas from the viewpoint of geography. To fill this gap,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research on pro-poor tourism effects on poor residents concerning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1、By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pproach,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pro-poor tourism effects on poor residents. Employ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pproach, this study constructs the measurement index of pro-poor tourism effects on poor residents, and makes qualitative evaluation on pro-poor tourism effects on poor residents by multi-level grey approach. 2、From time and space perspectives, and using Time Series methods and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this research discovers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ro-poor tourism effects on poor residents, as well as the casual mechanism of it. 3、This research concludes the models of pro-poor tourism for poor residents in contiguous poverty-stricken areas, and further puts forward responding optimization measures of it. To conclude, this project is benefit for enriching tourism geography research, and can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pro-poor tourism effects on poor residents in contiguous poverty-stricken areas.

贫困人口是我国旅游扶贫的重点目标和对象,但从地理学视角对贫困人口的旅游扶贫效应进行时空分异研究的文献薄弱。本课题拟以中国 "老、少、边、穷"等不同类型的集中连片特困区为研究对象,围绕旅游开发对于贫困人口的扶贫效应进行以下3个问题的探讨:1、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贫困地区旅游开发对于贫困人口的扶贫效应模型,系统探讨旅游开发对贫困人口扶贫效应的影响因素,构建旅游开发对于贫困人口的扶贫效应测评指标体系,并利用多层次灰色分析等方法进行定量测评;2、从时间和空间维度,结合时间序列方法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揭示旅游开发对于贫困人口扶贫效应的时空分异特征及成因机制;3、选择多类型集中连片特困区进行实证比较研究,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旅游开发对于贫困人口的扶贫模式进行归纳,为旅游对贫困人口扶贫效应的提升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力求在理论与方法上充实旅游地理学相关研究的薄弱环节。

项目摘要

旅游扶贫已经成为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重要手段。从地理学视角对于贫困人口的旅游扶贫效应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主要研究内容.1、对国内外旅游扶贫研究主题进行对比分析,揭示旅游扶贫的研究前沿问题。2、从贫困人口微观视角出发,基于居民满意度,对于贫困地区旅游扶贫效应进行研究;3、从国家级贫困县宏观视角出发,对于旅游发展扶贫效应的时间变化特征进行研究;4、从国家级贫困县宏观视角出发,对于旅游发展扶贫效应的空间变化特征进行研究。5、贫困国家旅游竞争力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研究。.二、重要研究成果.1、贫困居民旅游扶贫满意度的评价指标包括8个,分别为经济条件、生活水平、社会和谐、医疗健康、公共设施、教育条件、生态文化,以及扶贫参与及收益。其中,经济条件所占的权重最高,其次是生活水平、扶贫参与及收益、医疗健康、社会和谐和公共设施。.2、随着旅游的发展,2010年以来中国西南地区四省市(重庆、云南、四川、贵州省)136个贫困县多维贫困状况得到改善。.3、从时间视角来看,2010年以来西南地区贫困县旅游发展水平不断提高,随着旅游的发展,贫困状况的改善程度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具有波动性。从长期发展趋势看,西南地区贫困县随着旅游的发展,贫困状况的改善程度逐渐放缓。.4、从空间视角来看,西南地区136个贫困县随着旅游的发展,其旅游扶贫作用的发挥表现出不均衡性。贵州省贫困县的旅游扶贫作用最大,其次是重庆市和云南省的贫困县,四川省贫困县旅游扶贫效应最不尽如人意。.三、研究意义.1、转变福利经济学的收入视角,从贫困人口的旅游扶贫满意度视角来科学评价贫困效应,具有非常重要的创新。2、通过贫困县旅游扶贫效应的时空分异研究,可以为贫困地区实现精准扶贫提供重要参考。3、从理论上丰富和完善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4、从实践上为评价贫困地区扶贫效应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3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4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5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DOI:10.19713/j.cnki.43-1423/u.t20201185
发表时间:2021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连片特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作用机制研究:以陕南为例

批准号:71803149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刘伟
学科分类:G031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分配与增长互动关系的SWARM仿真研究- - -以恩施州为例

批准号:71263015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吕宗耀
学科分类:G0413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多维贫困测量及优化调控研究——以河南省秦巴山区为例

批准号:41601112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焦文献
学科分类:D0108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贫困地区旅游开发的居民满意度驱动机制及空间分异研究――以桂、滇两省区为例

批准号:40901075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汪侠
学科分类:D0110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