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别对上下扬子地区的产层状硅岩的13条典型剖面。10余处大小矿床进行详细考察,并采集样品473件,获取数4个各类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对比,本课题主要取得如下学术进展和成就;1、本硅岩的形成明显与地壳运动及大地构造背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严格受古地理环境控制。2、地台及斜坡区沉积的硅岩,其硅质来源一般不是单一的,具有多源性。3、生物作用和热水作用常融为一体共同为本区硅岩形成作出贡献。4、硅岩具有特殊的稳定性,使其成为可利用同位素获取沉积层地质年代和判别古环境的最理想岩类,5、本区硅岩和富硅建造是多种重要矿产的围岩或容矿层,6、本区硅岩普遍含放射虫,从而显示出放射虫硅岩也不一定完全产于深水。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三级硅基填料的构筑及其对牙科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
近水平层状坝基岩体渗透结构及其工程意义
基于可拓学倾斜软岩巷道支护效果评价方法
住区生物滞留设施土壤生境与种植策略研究
扬子地区震旦系冰期环境特征与早寒武世生物大爆发
上扬子地区早寒武世优质烃源岩的形成机理
扬子地台北缘晚震旦世晚期生物群的研究
扬子地台早寒武世沉积环境和生物演化的有机碳和不同形态硫同位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