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两地登革热爆发媒介伊蚊密度阈值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273139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70.00
负责人:刘起勇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林华亮,杨智聪,江毅民,梁会营,郭玉红,刘小波,樊景春,杨舒然
关键词:
登革热伊蚊密度阈值爆发
结项摘要

In recent years, Dengue fever transmission has been increasing signifiacntly, predominantly in some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countries and areas, and has become a major international public health issue, including in Southern China. It is a challenge how to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control dengue fever due to lack of an effective vaccine and absence of specific treatment drugs, the most effective way available so far is mosquito control strategies. However, there has been no criterion for Aedes mosquito density threhold specifically proposed for Dengue fever; the currently used criterion is specifically for Yellow Fever rather than Dengue fever, which lacks scientific basis. The current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proper Aedes mosquito density threshold for Dengue fever outbreaks in China (using Guangdong Province and Hong Kong as study areas).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curve) will be utilized to examine the threshold using county/month as the observation unit, the cut-point which has the most area under the curve will be selected as the Aedes mosquito density threshold. The determination of this threshold will be an complementary section of the ongoing mosquito surveillance and particularly critical for effective dengue risk assessme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valuation in China.

近年来登革热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不断加剧,已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如何有效控制登革热的流行和扩散是当前的研究重点和热点。由于缺乏有效的疫苗和特异的治疗手段,蚊虫密度控制被公认为当前防控登革热的唯一有效途径。但是,伊蚊密度阈值确定问题上的争议为我国乃至世界登革热媒介防控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困扰。目前普遍应用于登革热预防的伊蚊密度阈值是针对黄热病设定的,迫切需要确定一个专门针对登革热爆发的伊蚊密度阈值。本课题拟以广东省和香港为例,探索适合于我国登革热疫情特征的伊蚊密度阈值及其关键技术。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技术,以2005-2012年实际疫情为金标准来设定蚊虫密度的阈值,并以两地2013-2015年登革热爆发情况进行修正和验证。本研究还将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来定量评估基于伊蚊密度阈值的登革热爆发风险。伊蚊密度阈值的设定将会优化和完善我国登革热的日常监测、预警和防控工作。

项目摘要

近年来登革热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不断加剧,已构成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如何有效控制登革热的流行和扩散是当前的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由于缺乏有效的疫苗和特异的治疗手段,媒介伊蚊密度控制被公认为当前全球防控登革热的唯一有效途径。但是,媒介伊蚊密度阈值的确定问题上的争议为我国乃至全球登革热媒介防控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困扰。目前普遍应用于登革热预防的伊蚊密度阈值是针对黄热病设定的,迫切需要确定一个专门针对登革热暴发的伊蚊密度阈值。本课题以广东和香港为研究现场,探索适合于我国登革热疫情特征的伊蚊密度阈值及其关键技术。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技术,以2005-2012 年实际登革热疫情为金标准来设定媒介伊蚊密度阈值,并以两地2013-2015 年登革热暴发情况进行修正和验证。研究认为预测登革热散发和暴发的BI 临界值分别可定为5.0 和9.5,而基于非线性数理统计模型的阈值研究发现,登革热的预警指标为布雷图指数高于9.2和月降水量大于15日。 本研究还利用logistic 回归模型来定量评估基于伊蚊密度阈值的登革热暴发风险。伊蚊密度阈值的设定将会优化和完善我国登革热的日常监测、预警和防控工作。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2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DOI:10.11834/jrs.20209060
发表时间:2020
3

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DOI:10.13465/j.cnki.jvs.2020.19.016
发表时间:2020
4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5

不确定失效阈值影响下考虑设备剩余寿命预测信息的最优替换策略

不确定失效阈值影响下考虑设备剩余寿命预测信息的最优替换策略

DOI:10.11887/j.cn.202101019
发表时间:2021

刘起勇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0371246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771873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141108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海南岛媒介伊蚊生态及其登革热效能研究

批准号:81660345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李奕基
学科分类:H2205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肠道菌群调控的tiRNA鉴定及其功能研究

批准号:81902093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汪肖云
学科分类:H2205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利用RNAi工程微藻控制寨卡病毒、登革病毒传毒媒介伊蚊

批准号:31870344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邓晓东
学科分类:C0208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全球气候变化对白纹伊蚊生物学及登革热在我国传播的影响研究

批准号:31630011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郑学礼
学科分类:C0308
资助金额:268.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