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华北高产土壤的有机碳水平约为于9~12 g.kg-1,其土壤有机碳库只占全国的11%,与其他国家类似条件地区相比明显偏低。鉴于农业措施对于土壤碳汇贡献的重要意义和不确定性,本研究紧紧围绕高产土壤这一代表性研究对象,在掌握国际先进研究手段的基础上,利用13C脉冲标记与自然丰度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长期定位试验、短期标记和培养试验,探索以C3植物为主的自然植被向C4玉米+C3小麦种植模式转换且产量提高的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的截存方式,分析土地利用模式转变过程中玉米光合有机碳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分配规律和净释放数量,了解玉米秸秆转化对于重要环境条件包括水分和温度要素响应的特征和规律,综合定量研究有机碳在高产土壤中的淀积机理,完善定量研究作物向土壤各组分碳输入的研究方法,为农田碳管理决策提供参数支持。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填闲作物碳输入对设施蔬菜种植土壤碳、氮转化影响机制
土壤有机碳对肥料氮向土壤有机氮库转化的调控机制
作物光合碳向土壤有机质关键组分的转化及其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
外源性氮、磷输入对西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有机碳积累和转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