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了核盘菌的形态及培养特性、致病、菌核萌发、蛋白质和核酸等水平上的多样性,发现了核盘菌弱毒株和一新种。菌株间的形态差异较小,但培养特性有较大差异。菌核没有寄主专化性,致病力有一定差异。菌核萌发同寄主和地域来源有关,且可遗传。菌株间的可溶性蛋白、酯酶和过氧化物酶的差异不显著。菌株间RAPD扩增DNA片段呈多态性,但相似程度较高,相似系数达0.5252-0.7931。Let-19菌株与核盘菌及其它二个种相比有较大的差异,又有一定的联系,属于一新种。Ep-1PN菌株的形态、RAPD扩增的DNA片段等特性与正常菌株相同,菌落形态异常、生长缓慢,致病力微弱,可传染,不可遗传,可能与真菌病毒有关,控制的条件下可防治正常菌株对油菜、莴苣的为害。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核盘菌寄生菌盾壳霉腐生定殖能力的遗传改良研究
核盘菌分类区系分布生态发生及所致病害生态控制研究
Eos对红系分化和巨核系分化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
干巴菌遗传多样性及菌塘建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