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命科学的基础研究进展迅速,科技论文产出日益增加,对促进科学进步和科研成果的交流起到重要作用。但目前国内优秀的综合性生物学学术期刊在国际和国内受到忽视,更多作者将科研成果转向到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这样的现状与中国国情并不相符,也降低科研成果在国内普及的范围,这也与我国生命科学总体发展趋势不相配。本刊力求及时报道基础医学、基础生物学以及农业和林学等涉及人民健康以及国家稳定的具重要创新性和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以促进科学进步为己任。希望在基金委的支持下,使刊物的学术指标、出版指标、稿件质量、编辑部的经营管理以及编辑队伍的培养,来不断丰富栏目内容、增加科学研究报道深度,并不断提高刊物的学术影响力;希通过国际化的编委会以及编辑部的共同努力,打造生命科学领域国内外知名的学术精品期刊,为全球科研人员提供展示优秀科研成果的学术平台。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在得到基金委的基金(项目批准号: 81024803)支持下,发挥编委会作用、争取优秀稿源、重视网络出版与宣传等方面开展了多项工作。.1、发挥编委会作用,提高稿源水平。刊物是在“院士平台”上办刊,很有必要取得生命学和医学部广大院士群体的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科研力量的主力军之一,调动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组人员对刊物的关注,必将有利于刊物的发展。本刊众多编委积极为刊物撰写第一作者的稿件并积极组织或推荐优秀的稿件。在组织优秀稿源方面,编辑部与编委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2、加强出版工作,扩大读者面。为了使读者能够尽快看到文章,扩大刊物在更广范围内的影响,编辑部首先加大了Online first出版的力度。Online first出版比例,一直保持持续上升的态势:从2009年online比例为6%,提高到2012年的22%。国际读者面也呈现扩大的趋势,仅在Springer的网络下载量从2009年的43672次,提高到2012年的51581次。3、开展宣传工作,扩大刊物在国内外的影响。作为科技期刊,宣传工作非常重要。编辑部的编辑参加了包括香山科学会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重点项目中期检查与结题验收会议、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等30余次学术会议。通过参加相关学术会议,为掌握学科动态、进一步约稿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宣传工作,扩大了刊物的影响。4、学术指标递增。最近3年,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的学术指标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学术指标变化情况如下:影响因子:0.691(2009年,56位/76个)→1.345(2010年,43位/85个)→2.024(2011年,27位/86个)。5、开展栏目建设,办出刊物特色。从2009年我刊开展了多栏目建设。为了做好多栏目建设的工作,办出刊物特色,每增加一个新栏目,编辑部与主编、常务副主编一起讨论栏目的定义、评审规则以及发表规则等相关规定。到2012年底,多栏目建设已有起色,增设了CASE、INSIHT、CUSBEA article series等栏目。刊物的特色开始显现,交流平台功能更加完善。以多栏目建设为切入点,发挥了综合性刊物的优势,办出了刊物特色,扩大了读者面。.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货币政策与汇率制度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研究
中外学术论文与期刊的宏观差距分析及改进建议
肝癌多学科协作组在本科生临床见习阶段的教学作用及问题
学术型创业企业发展路径探讨
基于循证实践的腰痛康复治疗国际指南解读与启示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