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不同测年单矿物和不同同位素测年方法相结合,通过对柴北缘中部路乐河和南祁连山前现代沉积物和新生代沉积物不同沉积层位中碎屑矿物同位素热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详细系统研究;对研究区周边基岩出露区,充分收集利用已有的同位素热年代学资料和重点补充取样以及山前现代沉积物中碎屑矿物的同位素测年,查明其热年代学特征、岩石化学组成、新生代冷却和隆升史,通过对沉积区和基岩区各种资料的综合对比分析研究,在充分考虑南祁连山前区域性推覆构造和走滑断裂等构造对盆山格局影响的基础上,确定柴北缘中部地区新生代以来的盆山格局及其耦合关系,再造沉积古地理,最终揭示研究区新生代以来的区域构造演化,为青藏高原北缘隆升研究提供可靠证据。
该项目总体上基本按照项目任务书的研究计划正常执行,研究主要集中在柴北缘和祁漫塔格山两个地区,经过三年的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1)柴北缘-南祁连地区在二叠纪中-晚期曾遭受一次较大范围的低温区域构造热事件的改造。.(2)柴北缘大量的高压榴辉岩及其相关的地质体隆升到地表的时间很晚,至少晚于上新世(狮子沟组),也说明现今的南祁连山整体是在新生代末期才隆起。.(3)柴北缘-南祁连地区的前寒武纪基底热事件研究表明,南祁连具有与扬子板块基底相同的热年代学特征,显示亲扬子板块的属性。.(4)在祁漫塔格山花岗岩样品和山脉北侧现代河流沙样品的U-Pb锆石年龄都表现为500-450Ma、450-400Ma和300-250Ma三个主要峰值,没有中生代的年龄信息,说明祁漫塔格地区靠近柴达木盆地的北部山体主体由古生代构造-岩浆弧组成。.(5)祁漫塔格山岩浆弧具有从北部古生代向南部中生代逐渐增生的演化特征。.(6)祁漫塔格山记录了古特提斯洋北部边缘的构造演化特征。从500到400 Ma,祁漫塔格地区主要处于祁漫塔格洋由南向北的俯冲环境,形成祁漫塔格早古生代火山岩浆弧。中奥陶世出现弧后扩张,直到志留纪发生碰撞造山作用。早泥盆世以后进入造山后伸展阶段。二叠世,由于古特提斯洋的北向俯冲,祁漫塔格地区以活动大陆边缘环境为特征,可能具有弧后伸展特征。.(7)通过同位素热年代学的系统研究揭示了柴达木盆地与周缘山脉之间在新生代的耦合关系,大量证据表明南祁连山和祁漫塔格山隆起时间都非常晚,主要在新生代晚期。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适用于带中段并联电抗器的电缆线路的参数识别纵联保护新原理
东秦岭-大别山北缘盆山耦合关系及后造山过程
塔里木东北缘盆山构造-热演化史的热年代学约束
塔里木盆地西南缘新生代盆山耦合关系及动力学
青藏高原东北缘海原地区新生代盆-山构造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