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组2004年首次在国际上提出并证实了一种原位诊断的超声和光声双成像方法(Opt.Lett.29(15)),此方法在传统的B型扫描超声成像基础上,加入了反映组织吸收特征的激光激发超声场成像,丰富了传统超声成像的信息,展示了临床应用的巨大前景。目前计划将此技术发展成一体化的超声与光声层析双成像系统,此工作是首创的,并已申请发明专利。光致超声场成像的物理过程为:脉冲激光的吸收造成组织快速热膨胀、产生光声信号,此信号携带组织光吸收特性信息,而光吸收特性可以反映组织的病理、生理特征。通过测量光声信号重建组织中光吸收分布图像。由于激光的窄光谱线宽,其吸收是病理特征分子或标记分子选择性的,此方法既是一种无损伤的结构成像方法,也是一种组织的代谢功能成像方法。本课题计划发展此种快速、高分辨率双成像系统样机,既可以实现快速的光声层析成像,又能够同时实现传统的超声成像,可望发展成一种方便快捷的临床诊断仪。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大景深光声-超声双模态显微成像机理及系统研究
基于新型液态氟碳纳米颗粒的光声超声双模成像及光声治疗研究
多光谱热光声成像与诊断技术研究
光声及微波热声成像技术在骨坏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