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地块被分为东西两个地块,它们有着不同的前寒武纪地壳组成和形成历史。本项目将以东华夏地块武夷地区的基底变质岩作为主要研究对象,1)依据细致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先进的微区分析测试手段,确定华夏地块最老的古元古代地质体的出露范围、新元古代基性岩的产状和类型;2)通过对古元古代花岗质岩石和新元古代基性岩的地球化学分析,研究它们的源区组成、成因和形成背景;3)通过变质作用研究,了解不同时期造山作用的性质;4)利用碎屑锆石U-Pb定年结果和Hf同位素组成,分析八都群沉积岩的形成时代和物质组成,进而讨论东华夏地块前古元古代地壳的形成和演化历史;5)对比西华夏基底组成,确定两地块的界线和聚合时间。将这些成果与扬子、华北地块以及全球其他地块前古元古代、古元古代和新元古代地质事件对比,讨论华夏地块在Columbia和Rodinia两个超大陆聚合和裂解过程中的响应,进而揭示与其他陆块的亲缘关系。
经过三年的努力,课题组成员完成了项目预期的目标,获得了大量的成果。通过对华夏地块东部基底变质岩的地球化学、锆石年代学和Hf同位素的详细研究,结合与显生宙变质岩和扬子地块前寒武纪岩石的对比,本项目发现了华夏地块最古老的岩石是出露于东华夏的八都群,它们很可能形成于新太古代晚期(~2.5Ga),发现了晚古生代的造山作用;提出了华夏地块在古元古代时期位于Columbia超大陆西部,与Lesser Himalaya和South Korea地块相连;华夏地块是由武夷和南岭-云开二个物质组成不同的前寒武纪地块组成;扬子与华夏地块在湖南境内的界线;以及华南沿海晚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的新模式。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栓接U肋钢箱梁考虑对接偏差的疲劳性能及改进方法研究
F_q上一类周期为2p~2的四元广义分圆序列的线性复杂度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扬子地块东缘火山岩基底的组成及其演化历史
华夏地块和扬子地块边界带中段地震各向异性
华夏地块古生代-早中生代花岗岩及相关岩石成因与陆壳再造
华夏地块新元古代变质岩的物质组成与前寒武纪地壳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