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常用的区域土壤侵蚀监测方法有:人机交互目视解译法、因子叠加法、模型法、网格抽样法和流域把口站观测法等。其中人机交互目视解译法是我国前3次土壤侵蚀遥感监测中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属于半定量化方法。工作中发现:监测方法不同对监测结果影响很大;而且同一监测方法中采用不同分辨率的遥感数据和不同比例尺的DEM都会影响其监测结果。那么这种差异在宏观尺度上有多大?哪种监测方法更能反映实际情况?这方面的研究目前鲜有报道。为此,利用上述5 种监测方法,在江西兴国县潋水河中尺度流域内进行土壤侵蚀监测研究,探索几种监测方法之间的差异性大小。并在监测过程中,分别采用4 种比例尺的数字高程模型和4种分辨率遥感数据,借助图像处理系统和GIS系统平台,找出宏观监测的最佳方法、最佳比例尺和空间分辨率,探索尺度转换问题,为我国今后土壤侵蚀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侵蚀宏观监测是土壤侵蚀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国内外常用的区域土壤侵蚀监测方法有:人机交互目视解译法、因子叠加法、RUSLE模型法、网格抽样法和流域把口站观测法等。工作中发现:监测方法不同对监测结果影响很大;而且同一监测方法中采用不同分辨率的遥感数据和不同比例尺的DEM都会影响其监测结果。为了探讨不同监测方法在宏观上的差异,选出更能反映实际情况的方法,本研究利用上述五种监测方法,在江西兴国县潋水河中尺度流域内进行土壤侵蚀监测研究,主要研究成果概括如下:(1)基于相同数据源分别运用不同监测方法进行流域土壤侵蚀估算,以实际流域卡口站多年监测结果为真实值,对比不同方法的监测精度,结果表明以网格抽样思想为指导的模型法精度最高。(2)以1:1万、1:5万、1:10万和1:25万四种不同比例尺的DEM为数据源,选用因子叠加法和RUSLE模型法估算流域土壤侵蚀,分析了DEM精度对两种方法的影响机制,发现由于RUSLE模型法考虑了坡度坡长的综合作用,其对DEM精度的响应方式比只考虑坡度的因子叠加法复杂,在深入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两种方法的最佳比例尺均为1:5万。(3)选用0.5米、2.5米、10米和30米四种分辨率的遥感数据源,探讨了数据源分辨率对因子叠加法和RUSLE模型法侵蚀监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适用于两种方法的最佳分辨率均为10米。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区域水土流失估算方法选择提供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流域土壤侵蚀的快速评估方法及尺度效应
红壤山区急陡坡土壤侵蚀研究
红壤丘陵区小流域土壤侵蚀对土壤有机碳再分布及其通量的影响规律研究
南方红壤区急陡坡土壤侵蚀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