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项目的研究中,我们合成了两个系列的拟原白头翁素:=? =0(R=-CH3、-C2H5、-n-C3H7、-w-C4H9分别代表化合物Ⅰ、Ⅱ、Ⅲ、Ⅳ)和=?=0(R=-CH3、-n-C3H7分别代表化合物Ⅰ'Ⅲ')。通过防治小麦赤霉病与水稻白叶枯病的大田小区试验,研究拟原白头翁素与植物病原菌的构效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拟原白头翁素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活性顺序为:Ⅳ>Ⅰ>多菌灵>Ⅲ>Ⅱ>;Ⅲ'>Ⅰ>Ⅰ'。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活性顺序为Ⅲ>噻枯唑>Ⅳ>Ⅰ。说明拟原白头翁素环上取代基在不同位置、体积大小、电子效应的差异对其杀菌活性有影响,但无一定的规律性。同温血动物急性毒性试验表现为低毒,Ames试验呈现阴性。为我国开发高效、安全、经济的杀菌剂新品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水氮耦合协调设施土壤供氮的效应及机理
旱地覆盖栽培土壤轻质有机氮变化与供氮能力
稻田土壤有机氮供氮及其微生物机制研究
调亏灌溉条件下作物水氮高效利用机制和供水供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