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杂交稻的推广和大面积种植,稻曲病已成为水稻上的重要病害。该病不仅影响稻谷产量,而且病菌产生的毒素可引起人畜中毒。稻曲病菌是典型的通过厚垣孢子和菌核休眠越冬的植物病原真菌。然而,这种休眠主要是通过什么机制控制?迄今未见报道。本项目主要研究:(1)早、中、晚及一季稻稻曲病菌厚垣孢子与菌核经不同时期休眠后和未休眠时的比较形态学,以及厚垣孢子壁和菌核壁的葡聚糖、蛋白质和黑色素含量分析;(2)创新性地开展细胞内源激素(脱落酸和赤霉素)和小分子自我抑制萌发物成分测定及比较分析;(3)不同来源厚垣孢子和菌核在休眠越冬土壤中经所在生境微生物作用与未经生境微生物作用后的休眠期和萌发力的差异及它们生境周际中微生物类群。通过上述研究以期揭示具有典型代表性真菌稻曲病菌的休眠机制,为解决稻曲病的发生期预测和针对性地创新防控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同时对其他植物病原真菌休眠机制的阐明亦有普遍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多空间交互协同过滤推荐
稻曲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B-766丧失厚垣孢子形成能力的分子机制
Duddingtonia flagrans 厚垣孢子特性及萌发/休眠机制的初步研究
基于组学关联分析香蕉枯萎病菌厚垣孢子的形成机制
稻曲病菌菌核分化形成相关基因的筛选与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