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隔离可以促使新物种的形成,也易使隔离的小种群由于遗传漂变的影响而趋于灭绝,因此研究地理隔离对物种的影响是目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杂色山雀(Parus varius)是小型森林洞巢鸟,全球共有8亚种。中国仅有的2亚种由于地理隔离而呈明显的断裂分布,P.v.varius仅繁殖于辽宁东部山区,P.v.castaneoventris仅分布于台湾,均为当地留鸟。由于其具有分布区域狭窄、地理隔离鲜明的特点,成为地理隔离研究极好的模式物种。本项目拟在辽宁和台湾两地,采取巢箱中安放针孔录影机等野外观察手段和微卫星技术、DNA序列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其繁殖生物学特征、繁殖行为、生境选择、婚配制度、局域种群扩散、遗传多样性等展开研究,探讨地理隔离对物种的生物学特性、行为分化、基因演化等的影响,并将这些指标量化,建立一个地理隔离造成的种群隔离时间和隔离程度的预测模型。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杂色山雀繁殖期与非繁殖期叫声对策及FoxP2在繁殖期叫声中的可能性作用
杂色山雀双亲育雏投入策略的决定因素及婚外配代价的研究
“演化岛”的隔离与稳定解析西南山地山雀类鸟类的遗传多样性
地理隔离下臭柏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谱系地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