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颗粒在污水中动态表面特性及对生物处理系统影响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078102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9.00
负责人:崔福义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杨晓南,林林,刘杰,王滨松,张海波,汪艳,牟晓英
关键词:
污水纳米颗粒微生物群落生物处理毒性
结项摘要

纳米科技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伴随大量纳米产品的生产、使用和处理,纳米颗粒都会直接或间接进入城市污水系统,其特殊性质可能对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存在潜在危害,对水环境提出了新的挑战与威胁。已有研究显示,纳米颗粒对水环境生态生物存在生长抑制作用和生物毒性。但针对纳米颗粒在城市污水背景下的存在形态及对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影响尚缺乏系统研究。本课题针对具典型代表性的纳米颗粒在污水背景下,研究其存在、状态、传输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探究纳米颗粒进入市政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后,是否对生物处理系统存在毒性并阐明致毒机理,揭示纳米颗粒与微生物群落相互作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生态的影响。此研究,为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稳定运行,水循环体系生态安全性奠定研究基础,为纳米材料工业废水排放安全标准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纳米科技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伴随着纳米产品的生产和使用,纳米颗粒会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被排放入水环境,由此引发环境风险问题。复杂的水环境会改变其在水中的环境行为与稳定性,与活性污泥的相互作用也会对污水处理效能和微生物特性产生抑制作用。本研究以应用最为广泛的纳米TiO2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了其进入城市污水及地表水后的聚集率、粒度分布、官能团分布和形态,确定了纳米TiO2与天然有机物、典型有机物间相互作用规律与机制。全面分析了纳米TiO2对活性污泥絮体稳定性和表面特性的影响,确定了有纳米TiO2存在的活性污泥体系的稳定性,考察了不同纳米材料对好氧反硝化菌的毒性作用和对厌氧颗粒污泥形貌结构的影响。探讨了纳米TiO2对典型好氧、厌氧生物处理工艺降解有机物、脱氮除磷效能、产氢、产酸、产甲烷等活性的抑制作用;阐明了活性污泥生物处理系统的微生物菌群结构、微生物群落演替规律和微生物多样性对纳米颗粒存在下的相应机制。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4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DOI:10.11821/dlyj020190689
发表时间:2020
5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人工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在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的归趋及对微生物聚集体活性的影响

批准号:51108243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周小红
学科分类:E1004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微生物聚集生长的污水处理系统对纳米颗粒物去除效应及调控机制

批准号:51178049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全向春
学科分类:E1002
资助金额:6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纳米银在污水处理系统中迁移转化规律及对微生物活性影响机制研究

批准号:51308150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张照韩
学科分类:E100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粒径大小对颗粒表面偏振反射光谱特性影响机制研究

批准号:41401379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孙仲秋
学科分类:D011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