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内容是调查关中地区1000年来代表河流洪水强弱的渭河河漫滩相沉积物的分布,测量分层厚度,分析河漫滩相沉积物的颗粒成分,测定河漫滩相沉积物的有机质含量和碳12、碳13同位素含量,测定洪水沉积物的AMS14C年龄。据历史文献记载查明1000年来洪水发生频次、年代,洪水沉积物和地貌年代,识别洪水多发期和贫发期。据沉积物和地貌查明不同阶段洪水位高度、洪水深度、相对流量与流速大小,估算实际的流速和流量,初步确定洪水发生主要是气候引起的还是植被破坏引起的或共同作用造成的。本项研究对认识1000年来洪水发生强度,对揭示古今渭河洪水强度差异、产生原因和渭河洪水演变规律、大洪水事件、渭河流量与流速变化有重要科学意义,对查明近1000年来渭河流域植被破坏与水土流失的发展也有参考价值,对未来发生的洪水预测和洪水灾害防治有重要实际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水文水力学模型及其在洪水风险分析中的应用
基于地震活动性和震源机制解研究渭河-运城盆地主要断裂带的特征及应力场分布
中医脏腑句与对应西医器官句的事件相关电位比较研究
基于遥感指数的干旱内陆河流域土地生态敏感性时空演变特征———以石羊河流域武威市为例
渭河关中地区农田蒸散发耗水模拟及其变化归因研究
近2百年来渭河流域气候变化水文效应特征与机制研究
渭河及其主要支流全新世古洪水水文学研究
探索洪水变化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