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热通量对半干旱区地表能量平衡具有突出的贡献。如何准确观测土壤热通量、对土壤浅层热储量计算方法的优选改进和土壤热通量参数化仍然是陆面过程研究的科学问题。项目通过在半干旱区围绕土壤热通量观测开展试验,结合地表能量观测,研究土壤热通量廓线特征和随深度变化的规律及其对能量平衡的影响;研究土壤温度、湿度和土壤理化特性对土壤热通量观测的影响规律;开展各种土壤热储量计算方法相互验证、改进和与实测值的对比研究,以及土壤浅层热储量计算订正后对能量平衡的影响;在半干旱区非均匀植被覆盖下垫面,研究土壤热通量观测差异对能量平衡的影响特征和植被生长变化过程中土壤热通量观测对地表能量平衡的影响。解决在陆面过程观测中土壤热通量"理想"观测深度、土壤浅层热储量最优计算方法和半干旱区非均匀植被覆盖下垫面土壤热通量合理观测方式与土壤热通量陆面过程参数化三个科学问题,以期为地表能量不平衡研究和陆面过程模式发展做出贡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基于余量谐波平衡的两质点动力学系统振动频率与响应分析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2000-2016年三江源区植被生长季NDVI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土壤热通量定量化及其对地表能量闭合的影响机制研究
应用多源遥感及气象模式改进对西昆仑内流区冰川及湖泊冰量水量平衡的观测
利用观测资料改进半干旱区土壤湿度参数化方案的研究
沙尘气溶胶对半干旱区地表能量平衡及边界层结构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