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种群以生物型2为主,广西和云南种群则产生了致害性更强的新生物型,当35℃高温下浸水3天,3个虫源的孵化率均为零。广西和浙江虫源对氧化乐果的耐性相似。低龄若虫的抗高温能力比高龄强。高温条件下,若虫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大于成虫,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力在成虫和若虫体内的变化规律、化学特性和作用方式上一致。成虫在取食抗虫品种和在农药处理后,体内保护酶活性均增强。在逆境条件下不同虫源体内的自由基水平无明显差异,但其体内保护酶系统与自由基水平的变化过程和作用机理相同,其抗逆性是保护酶和自由基协同作用的结果。上述研究结果对我国抗性水稻品种培育和推广工作以及褐飞虱发生程度长期预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适用于带中段并联电抗器的电缆线路的参数识别纵联保护新原理
多源数据驱动CNN-GRU模型的公交客流量分类预测
2000-2016年三江源区植被生长季NDVI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气力式包衣杂交稻单粒排种器研制
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 —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普通野生稻抗源对褐稻虱的抗性遗传及利用研究
水稻褐飞虱境外虫源不同种群遗传分化和迁飞分子标记研究
野生稻转育品系稻株它感素与抗褐飞虱的关系
粘虫、褐稻虱迁飞行为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