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矮源及矮秆基因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乃至世界大麦育种中,使用的矮秆基因非常单一,严重降低了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从而不利于大麦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本项目拟在以往对我国500多份大麦矮秆种质资源进行系谱分析、遗传稳定性评价、赤酶酸反应鉴定和形态分类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计划通过对优选出的包括浙皮1号和盐辐矮早三等我国6个大麦育种主要矮源在内的30多份来源独立、遗传稳定、综合农艺性状好的矮秆优异种质,进行矮生性遗传分析和矮秆基因的等位性测验,以彻底弄清我国大麦育种中主要使用的矮秆基因,鉴定发掘出7-9个新的矮秆基因,解决目前大麦育种上矮秆基因严重匮乏的关键问题;进一步通过矮秆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和SSR分子标记,构建矮秆基因的SSR标记遗传连锁图谱,为矮秆基因的图位克隆奠定基础,为研究禾本科矮秆基因的比较进化积累资料。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服务经济时代新动能将由技术和服务共同驱动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不同pH值下锑(V)对大麦根伸长的毒性及其生物配体模型的构建
大麦新矮源华矮11的矮秆形成机理及矮秆基因的克隆研究
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抗纹枯病新基因的发掘及分子标记开发
小麦矮秆新基因的鉴定及其染色体定位和分子标记研究
小麦-华山新麦草新种质抗小麦全蚀病新基因及其分子标记的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