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草甸植物物候序列对长期温度变化的适应过程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702162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4.00
负责人:孟凡栋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0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0-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崔树娟,王奇,李博文,周阳
关键词:
天然草地物候响应和适应植物物种组成
结项摘要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es of plant phenology in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is an important basic aspect for predicting the direction and magnitude of future changes in phenophases under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indicated that warming advanced early-season phenological events, but those were mainly based on phenomenological descriptions, thus lack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adaptive processes in phenophases. Hence, the project relies on two platforms, one is reciprocal transplanted experiment building in 2007 and the other is warming experiment building in 2006 which is inactive since 2016, which are both used to observe phenological sequences at species-level and community-level continuously. Our specific objectives were: (1) how the temperature sensitivities of phenophases change under continuing or inactive warming experiment; (2) whether these phenophases could adapt to warming and cooling, whether they are symmetrical to warming and cooling. This study is aimed to provide evidences for adaptation of phenology based on ecological viewpoint, and contribute to offer data a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for establishing and optimizing phenological models for Tibetan Plateau in the future.

深入理解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生态适应过程是准确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植物物候变化的方向和程度的理论基础。以往的多数定位试验研究表明早期物候随着持续增温而提前。但是这些研究只是对现象的描述,缺乏对植物物候的生态适应过程的认识。本项目依托青藏高原海北站2007年建立的沿海拔梯度双向移栽试验平台和2006年增温试验平台(于2016年停止增温),连续观测主要植物和群落物候序列的变化特征,试图回答以下科学问题:(1)高寒植物物候序列的温度敏感性随持续增温或停止增温后其变化趋势如何?(2)植物物候序列对增温和降温是否存在生态适应以及适应的过程是否是对称的?通过上述研究,将从生态学角度为植物物候的适应提供证据,并为未来构建或优化适用于青藏高原的物候模型提供数据基础和理论支撑。

项目摘要

物候作为生态学中一种非常简单的生态指标,我们对它的响应机制了解仍然不足。系统研究植物物候序列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及其生态效应将有助于加深理解全球变化的影响及制定应对措施。因此,我们在海北站祁连山南坡的四个海拔(3200、3400、3600和3800 m)开展了连续3年的沿海拔梯度双向移栽试验。连续观测植物个体以及群落物候特征,并在整个生长季内监测了两年的生态呼吸变化。探讨了昼夜温度变化和增温和降温对群落物候序列变化的相对作用以及物候变化的生理生态效应。主要得到以下结果和结论:.1.冬季昼夜温度变化对早期物候序列的影响是相反的,白天增温会提前物候期,而夜间增温会延迟物候期。这种反应主要是由于昼夜温度变化对积温和积冷的贡献不同引起的,因为冬季最高温的变化主要影响积温,而冬季最低温的变化主要影响积冷。同时,我们发现早期物候序列对昼夜间温度变化的响应是对称的,也就是说,冬季昼夜均增温1℃后其对早期物候的影响会抵消掉。.2. 开花功能群(春季,夏季和秋季开花)的盖度变化及其补偿效应与所需的累积土壤温度共同决定了群落物候序列对增温和降温的非对称和对称响应。这些结果表明,不同花期功能群在变暖和变冷过程中的盖度变化可能是造成群落物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力。.3. 群落物候初始期的温度敏感性主要决定群落物候持续期的变化,这是由物候初始期和结束期相互抵消的结果引起的。此外,提前的早期群落物候显著的增强了春季Re的温度敏感性,但是晚期群落物候初始期和物候持续期却对Re无显著影响。.该研究表明,对昼夜温度响应的相异性可以解释有些研究所发现的早期物候对季节前增温的异常反应,如增温下物候的延迟或不变现象。在预测物候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时,应考虑气候波动的非对称性影响。同时,物候变化不仅是改变了植物的活动时间,它对植物的生理活动也产生显著影响,未来的生态呼吸研究应更多地物候变化的效应。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DOI:10.3724/ SP.J.1123.2019.04013
发表时间:2019
2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20.04.010
发表时间:2020
3

高压工况对天然气滤芯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高压工况对天然气滤芯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DOI:10.11949/0438-1157.20201260
发表时间:2021
4

三级硅基填料的构筑及其对牙科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

三级硅基填料的构筑及其对牙科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

DOI:10.11951/j.issn.1005-0299.20200093
发表时间:2020
5

面向工件表面缺陷的无监督域适应方法

面向工件表面缺陷的无监督域适应方法

DOI:
发表时间:2021

孟凡栋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春季降雪和降雨变化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物候的影响

批准号:31000238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刘琳
学科分类:C0308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高寒草甸主要植物和植物群落物候序列对不同增温梯度和增减水响应过程和机理研究

批准号:31672470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汪诗平
学科分类:C1602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开花物候和繁殖输出的影响

批准号:31570394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贺金生
学科分类:C0303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西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呼吸对温度变化的响应实验

批准号:40771121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沈振西
学科分类:D0710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