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主动脉夹层(TAD)破裂死亡率极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我们在前个课题中通过蛋白质组学方法发现TAD患者胸主动脉中膜存在差异表达蛋白,它们在TAD血管病理性重构的分子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热休克蛋白27(HSP27)和细胞外超氧化物歧化酶(EC-SOD)等均与氧化应激密切相关。本项目拟延续前期研究,结合已开展的microRNA芯片研究初步筛选出的TAD差异miRNA,采用Western Blot、定量PCR等技术进行差异蛋白/miRNA表达验证,应用生物信息学等技术,筛选并验证出与TAD氧化应激相关蛋白可能对应的差异miRNA;进而利用基因过表达/沉默技术等探讨这些氧化应激相关的差异蛋白/miRNA在体外细胞和动物模型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从上游基因调控到下游蛋白功能水平研究,为阐明TAD发病机理提供新思路,并为TAD的早期防治、疾病转归和预后评估提供可能的新靶标。
本项目延续前期研究,结合microRNA芯片研究筛选出的胸主动脉夹层(TAD)差异miRNA,采用Western Blot、定量PCR等技术进行差异蛋白/miRNA表达验证,应用生物信息学等技术,筛选并验证TAD氧化应激相关蛋白;利用基因过表达/沉默技术等探讨差异蛋白如热休克蛋白27(HSP27),细胞外超氧化物歧化酶(EC-SOD)、细胞骨架相关蛋白FHL1和Destrin在体外细胞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并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TAD差异表达miRNAs,选择了部分差异miRNAs进行体外SMC中的作用研究。目前已基本按照年度计划完成课题,完成了数个TAD中膜相关蛋白的表达验证和机制研究,包括HSP27、EC-SOD、FHL1和Destrin。完成了microRNA芯片分析,筛选TAD差异miRNAs,并选择部分差异miRNAs进行验证和初步的机制研究。我们发现差异2倍以上且P<0.01的miRNA上调的有18个,下调的56个,挑选了12个进行qRT-PCR验证;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挑选了部分差异microRNAs如mir-133a,mir-320a在体外培养的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进行了初步的功能机制研究。本项目从上游基因调控到下游蛋白功能水平研究,为阐明TAD发病机理提供了新思路,并为TAD的早期防治、疾病转归和预后评估提供可能的新靶标。.目前直接相关论文已发表5篇,1篇已撰写完成并拟投稿,参与国际会议2人次,另有部分研究内容正在分析整理中。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3名。并且在该项目基础上申请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国际合作交流项目1项,与国外合作单位美国休斯顿贝勒医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该研究生在合作交流期间发表相关SCI论文2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调控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肿瘤脉管生成中的研究进展
血清 VEGF、pro⁃ADM 水平与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FLAIR血管高信号和DWI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
S100A4蛋白在胸主动脉瘤血管重构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miR-320家族在主动脉夹层血管重构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TRIM40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在胸主动脉夹层中作用及机制研究
糖皮质激素在主动脉夹层血管重构中的调控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