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将通过对南方泥盆纪不同沉积-构造背景下(环碎屑陆棚、离岸清水)碳酸盐台地中的不同相带碳酸盐岩沉积相、沉积旋回分析为基础,开展高分辨率旋回地层和磁化率旋回综合研究,深入认识不同环境要素(如古环境、气候和海平面变化)及成岩作用对磁化率变化的影响。通过与其他变化指标(如地球化学指标)的比较,探索磁化率在古生代岩石古环境、气候和海平面恢复中的实用性以及洲际对比的有效性。以便提供一种经济、快捷的区域(或洲际)沉积-地层对比工具。
通过三年的研究,取得如下一些主要进展和成果: (1)完成了大量野外沉积相观察、不同级次沉积旋回划分、建立了南方泥盆系目标层段高分辨率的旋回-层序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高密度取样及样品的磁化率测试工作; (2) 获得了桂林付合剖面F/F阶界线地层高精度的牙形刺生物地层分带资料,更新和完善了该剖面F/F界线附近的牙形刺地层分带,并且明确了与旋回地层的匹配关系。同时,发现该界线在不同沉积相带的旋回地层格架内是穿时的; (3) 发现晚泥盆世弗拉斯—法门转折期的硫同位素大幅波动与海洋演化; (4) F/F界线附近高分辨率磁化率变化资料显示Upper Kellwaser Horizon(磁化率低值层位)位于钙屑浊积岩层段中上部,表明导致UKH是在(三级)海平面下降背景下的次级的(四级)海平面上升中形成的, 为华南F/F界线的准确定位提供了新的资料。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华南泥盆纪碳酸盐成壤作用、幕次与古气候、古环境
华南晚泥盆世微生物岩的古气候和古环境意义
华南中三叠统碳酸盐岩海底胶结扇的古环境意义
我国南方古海洋碳酸盐岩氧碳稳定同位素的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