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活化环丙烷的三组分反应合成全取代吡啶酮的新方法

基本信息
批准号:20972027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4.00
负责人:梁福顺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蕴宇,张蕾,史范,刘静,王丽芬,程欣
关键词:
吡啶酮生物活性多组分反应多取代苯小环化学
结项摘要

小环化学的研究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本项目拟从1-乙酰基-1-酰胺基环丙烷出发,通过选择不同的C/N亲核体,利用三组分反应,可控合成悬挂氨基或氰基的全取代吡啶酮类化合物。深入研究基于双吸电子基活化的环丙烷开环的三组分反应,详细考察该三组分反应的范围,认识反应的机理,探讨所制备的多取代(官能化)吡啶酮产物在有机合成中的进一步应用,并初步测试产物的生物活性。同时,我们还将利用该反应进行多取代苯合成的初步研究。该三组分反应具有原料易得,条件温和,成键高效,产物用途广泛等优点。它不但提供了制备全取代吡啶酮的一种新合成方法,而且为深入开展基于环丙烷开环的三组分反应奠定基础。

项目摘要

近几年围绕环丙烷的开环/关环反应开展了深入、系统的工作。主要可以概括为:(1) 首次报道了基于非布鲁克重排的阴离子接力串联反应,并成功应用于并多杂环的合成中。并进一步发展了多组分阴离子接力反应的研究;(2) 开展了基于卤鎓离子的亲电环合串联反应,得到各种氮、氧杂环类化合物;(3)开展了系列基于环丙烷活泼中间体的多组分反应,合成了多种结构复杂、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杂环化合物;(4)深入认识了活化环丙烷的三种开环机制(离子型,自由基和协同型);(5)我们还发展了用丙二氰做氰源的不饱和烯酮的氰化反应,该反应可以在温和条件(不含金属,室温,敞开体系)下高效进行。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8
5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梁福顺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21172034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372039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乙炔基环丙烷酮的新型串联环加成反应研究

批准号:20972069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王忠文
学科分类:B0108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基于“可控张力释放”策略的多取代环丙烷衍生物的合成新方法

批准号:21871045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赵金钵
学科分类:B0105
资助金额:6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吸电子基活化(杂)环丙烷的串联反应研究

批准号:21372039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梁福顺
学科分类:B0108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乙烯基环丙烷作为三碳组分参与的[3+x+y]反应的方法学发展与应用

批准号:21672008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余志祥
学科分类:B0108
资助金额:6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