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状非连续多尺度块体系统中隧道开挖围岩破坏模式和力学机理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172249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8.00
负责人:张子新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同济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蔡永昌,赖允瑾,吴昊,廖一蕾,刘超,黄昕,雷庆华
关键词:
影响分区隧道开挖层状岩体多尺度破坏模式
结项摘要

层状非连续岩体中隧道开挖围岩的强度和破坏特征由于层状岩体组构的多尺度特征和高度复杂性一直未能得到满意解决。事实表明:层状岩体中隧道开挖围岩的力学行为起主要作用的层理、节理及其切割成的块体系统呈现多尺度块体结构特征,层状岩体的组构、不连续面的扩展、分叉和相互贯通, 是层状岩体失稳破坏的普遍过程。而现有隧道开挖影响分区和支护荷载计算方法都是以连续介质假设的传统理论为基础,没有反映层状岩体中隧道开挖与支护的特殊问题。本研究拟针对层状非连续多尺度块体系统中隧道开挖围岩力学行为,借助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及数值试验等手段,基于层状非连续岩体结构特征,开展:(1)研究不同类型层状非连续岩体中隧道开挖围岩的破坏模式及其演化规律;(2)研究不同类型层状非连续岩体中隧道开挖影响分区、压力拱性态与支护荷载分布的力学机制,建立概念模型和多尺度计算方法。成果将进一步丰富现有隧道开挖理论,并为相关规范修订奠定基础。

项目摘要

层状非连续块体系统中隧道开挖的破坏模式和机理一直是国内外比较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本项目基于模型试验、数值模拟、自主研发的BLKLAB软件对非连续岩体中隧道开挖的稳定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非连续块体系统中隧道开挖的破坏模式和机理;.(2)非连续层状块体系统中隧道开挖不同倾角和夹层的影响以及影响区;.(3)非连续块体系统隧道开挖稳定性分析方法和可视化。. 本研究聚焦上述核心内容,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包括:. (1)揭示了不同倾角下层状非连续岩体的三种破坏模式:滑动;转动;滑动+转动;. (2)发现隧道在层状非连续岩体中开挖时存在应力簇现象,有效地揭示了拱效应和影响范围;. (3)基于C++和MATLAB平台实现了非连续块体系统隧道开挖稳定性分析的可视化方法,并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初步验证。. 研究成果拓展了隧道开挖理论,为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2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8
5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砂卵石地层隧道开挖围岩变形与破坏机理研究

批准号:51908023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张佩
学科分类:E0808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超大直径泥水盾构开挖面破坏模式及力学行为多尺度模拟和试验研究

批准号:41372276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张子新
学科分类:D0705
资助金额:8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基于上限有限元法浅埋隧道围岩破坏模式与失稳机理研究

批准号:51008309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杨峰
学科分类:E080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开挖过程围岩体结构表征及块体滑落分析研究

批准号:51074042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王述红
学科分类:E0404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