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是用微观(量化方法)和宏观(QSAR)的方法研究分析试剂及其生成物(以蛋白质或金属离子为底物)的物化性质与结构的关系,建立构效关系式,逐步达到设计试剂的目的。主要研究成果是:合成数十个新试剂,其中1,3,4-噁二唑衍生物是极好的蛋白质荧光探针;应用PPP-SCF-MO方法研究一系列偶氮化合物,确定其光谱为分子内电荷迁移光谱,提出“净电荷”为荷移程度的度量;建立一系列初步定量构效关系式,应用改进的Hammett方程描述pKα与取代基常数的关系,及建立试剂λ最大与分子连接性指数及取代基常数的构效关系式;建立构效关系研究的程序包,包括量子化学计算程序,分子连接性计算程序,包括量子化学计算程序,分子连接性计算程序,溶液平衡程序,回归分析程序。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绕丹宁衍生物荧光试剂的合成结构与荧光性质关系的研究
有机试剂结构和性能的研究
有机锌试剂的新反应研究
增敏分析试剂的合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