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替码芽细胞程序性死亡核心信号转导分子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7239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5.00
负责人:赵桂玲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孔德军,王广鹏,马跃,董胜军,刘庆香,王亮亮,周彬,黎娜
关键词:
板栗替码细胞程序性死亡信号转导分子
结项摘要

细胞程序性死亡(PCD)在植物界普遍存在,是高等植物衰老、形态建成及免疫反应等过程的重要机制。木本植物芽衰老PCD未见报道。板栗替码是果实成熟后部分果前芽、枝相继死亡,母枝基部隐芽当年或翌年萌发结果枝的现象。替码板栗具有自然更新控冠、内外结实、修剪省工的独特优势。替码机制尚不清楚。在证明替码伴随PCD的基础上,本项目拟利用流式细胞术、细胞超微结构、DNA ladder和原位TUNEL标记相结合确定替码芽PCD的时间进程和空间定位。在此基础上,通过色谱和荧光探针标记技术监测PCD发生与内源植物激素、钙离子、ROS、NO的水平变化和空间定位的藕联,解析替码芽PCD的主要信号转导分子及级联关系。并进一步利用诱导剂方法确定调控PCD的核心信号转导分子。本项目旨在揭示板栗替码的内源调控因子,研究结果具有丰富PCD理论的科学意义,对人为控制替码、定向改变板栗结果枝组发育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

项目摘要

项目基本完成了核心研究内容,重点探究了木本植物板栗替码芽衰老的机制。首先界定了替码板栗芽体生长发育的进程,在此基础上,采用DNA Ladder检测、PI染色细胞核、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率以及超微细胞结构观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替码板栗芽衰亡进程中生理生化和分子特征,证实了替码性状源于细胞PCD的发生。通过花后8个时间节点替码板栗和普通板栗芽内源激素的变化,解析替码芽PCD 的主要信号转导分子及级联关系。并进一步利用诱导剂方法确定调控PCD 的核心信号转导分子是乙烯利和ABA。本项目揭示了板栗替码的内源调控因子,具有丰富PCD 理论的科学意义,对人为控制替码、定向改变板栗结果枝组发育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18
2

格雷类药物治疗冠心病疗效的网状Meta分析

格雷类药物治疗冠心病疗效的网状Meta分析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18.03.010
发表时间:2018
3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0.05.013
发表时间:2020
4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DOI:
发表时间:2016
5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DOI:10.13376/j.cbls/2021137
发表时间:2021

赵桂玲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1404035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470407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271268
批准年份:2002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Ca2+和CLPs在替码板栗枝条芽体PCD信号转导途径中的级联反应研究

批准号:31301744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王广鹏
学科分类:C1502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铝诱导细胞程序性死亡信号转导的线粒体途径研究

批准号:30960181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何龙飞
学科分类:C1304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人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10(PDCD10)功能研究

批准号:30300308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赵红珊
学科分类:C080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凝集素诱导肿瘤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分子机制

批准号:81173093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鲍锦库
学科分类:H3505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