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有人认为由于羌塘-拉萨地体的碰撞,雅鲁藏布江以北的藏中地区在100Ma即隆升到3km以上,由此产生的高原地形一直维持到印-藏碰撞,因而羌塘-拉萨碰撞也是青藏高原形成的动力之一,然而,火山岩-沉积学证据初步表明,冈底斯弧的弧后地区在早(-中)白垩发生了强烈裂谷作用,这种裂谷作用一直延续到Ladakh岩浆弧(印度)和Kohistan岩浆弧(巴基斯坦)的弧后地区,具有洋壳基底的Shyok边缘海(缝合带)即被认为由这种弧后裂谷作用而形成的.本申请拟对冈底斯弧早白垩弧后裂谷作用这一关系到青藏高原隆升时间和特提斯演化的重大问题,精工细做,通过对拉萨-羌塘地体上相关火山岩进行同位素定年和地球化学-多种同位素研究和沉积岩的地层-古生物研究,厘定冈底斯弧早白垩世弧后裂谷作用的时空分布,裂谷作用的动力机制,探讨它与狮泉河-凯蒙(缝合)构造带演化发展的成因联系和对欧亚大陆南缘构造-古地理重建的制约.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高韧K65管线钢用埋弧焊丝的研发
巴东组泥岩水作用的特征强度及其能量演化规律研究
考虑流固耦合影响的页岩力学性质和渗流规律
冈底斯弧弧后早白堊世裂谷作用研究
中生代冈底斯弧的岩浆成因与地壳演化
西藏措勤尼雄地区早白垩世中基性岩脉的岩浆起源与成因
辽东半岛早白垩世高镁安山岩的成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