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认为我国东南大陆最早的裂解作用发生在燕山晚期,距含约120-140Ma。在此之前的燕山早期火成岩形成于区域挤压环境。通过对赣南燕山早期双模式岩浆作用及其地质意义的研究,发现赣南存在A型花岗岩类,如寨背花岗岩体和陂头花岗岩体,后者含有霓石和钠铁闪石,它们的Rb—Sr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76和178Ma。在寻邬县和龙南县等地,广范发育有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其Rb—Sr等时线年龄变化在165-178Ma间,它们的基性端员为板内拉斑玄武岩,酸性端员属A型流纹岩类。表明中国东南大陆在燕山早期发生过岩石圈的伸展和裂解作用。鉴此,现在有必要重新认识中国东南大陆的构造框架和中生代时岩石圈的动力学演化,及其相关的南岭花岗岩成因和成矿等重大科学问题。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秦巴山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研究——以镇巴县幅为例
长链烯酮的组合特征及其对盐度和母源种属指示意义的研究进展
佳木斯地块早古生代镁铁质岩浆作用及其地质意义
敦煌地区古元古代(2.0 ~ 1.8 Ga)花岗质岩浆作用及其地质意义
福建长乐-南澳韧性剪切带内同构造岩浆流动及其地质意义
华夏古陆西北侧幔源岩浆岩及其地质意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