铌酸锂晶体掺杂离子与本征缺陷相互作用的机理探索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502158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1.00
负责人:李妍璐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山东大学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于法鹏,杨磊,李清波,王欢,孙丽
关键词:
掺杂本征缺陷密度泛函理论铌酸锂
结项摘要

Lithium niobate (LiNbO3) is a kind of multi-functional optical crystal materials, which is an enduring and important material with developing novel functional and application fields. Almost all the metal elements can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lattice with high concentration to change their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 lot of intrinsic defects exist in the crystals, and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doping ions and intrinsic defects is still unclear however. In this project, we aim at exploring the interaction configuration, charge compensation type and mechanism, as well as the formation and transfer process of intrinsic defects and doping ions in LiNbO3 and explaining the prioritization of the ion doping in the lattice sites by using th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in conjunction with Green’s function many-body perturbation theory and ab initio molecular dynamics. Furthermore, we will develop the calculation package of second-order polarizability, and further study the effect of doping and defects on the linear and nonlinear optical response in LiNbO3. It will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revealing the novel properties induced by doping modification, and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n nonlinearity of LiNbO3.

铌酸锂是一种具有多功能效应的光学晶体材料,是少数经久不衰并不断开发新功能特性和应用领域的重要材料。其晶格几乎能够容纳所有金属元素高浓度掺杂,实现对其物理化学性能的调控。然而铌酸锂晶体中存在大量的本征缺陷,掺杂离子与本征缺陷的相互作用机理还不明确。本项目拟结合密度泛函理论、格林函数多体微扰理论和从头算分子动力学,研究掺杂离子进入铌酸锂晶格后与本征缺陷相互作用的几何结构、电荷补偿形式和机制,以及掺杂离子和本征缺陷形成和运动的动力学过程,对掺杂离子的占位难易规律予以合理解释。同时,发展晶体二阶极化率的计算程序,探讨缺陷和掺杂对铌酸锂晶体线性和非线性光学响应的调制规律,以期为以铌酸锂为代表的ABO3类晶体的掺杂改性及其在非线性光学中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项目摘要

铌酸锂一种集电光、声光、非线性光学、光折变和激光活性等多种功能特性于一体的光学晶体材料。其特殊的晶体结构,使其几乎能够容纳所有金属作为杂质高浓度掺入晶格。掺杂作为调控晶体物理化学特性的重要手段,能够拓宽铌酸锂的应用范围。铌酸锂晶体中存在大量本征缺陷,掺杂离子与本征缺陷的相互作用对其掺杂占位、电子结构等性质具有重要影响。本项目基于第一性原理,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掺杂离子在铌酸锂晶体中的掺杂形式以及掺杂后的电子结构特征,探讨不同类型掺杂离子的价态、电子组态等对晶体光学性质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本征缺陷与掺杂离子相互作用机理,为铌酸锂的掺杂改性以及在光学中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本项目取得的重要成果和结论如下:(1)研究了系列抗光折变和光折变离子在铌酸锂晶体中稳定存在的结构、电子结构和光吸收、二阶极化率等线性和非线性光学性质,探讨了掺杂浓度对掺杂离子稳定性和相关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抗光折变离子的闭壳层电子结构决定了掺杂后铌酸锂的抗光损伤能力;光折变离子会产生电子捕获行为,与局域晶格相互作用形成极化子(小极化子和双极化子),其极化行为是影响铌酸锂光折变的重要因素。(2)通过定义掺杂离子从A移动到B位点的转变能,研究了同成分铌酸锂中系列抗光折变和光折变离子的占位难易规律。研究表明,同种类型的掺杂离子进入铌酸锂晶格后优先占据NbLi位、正常格点的Li位和Nb位的顺序,主要由掺杂离子的价态以及相应反位缺陷的形成能决定,其占位的优先顺序是影响掺杂阈值的重要因素。(3)研究了系列抗光折变和光折变离子与本征缺陷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抗光折变离子形成的缺陷团簇均保持原有的C3对称性,而光折变离子形成的缺陷团簇则会打破原有的C3对称性;抗光折变离子通过取代NbLi减少本征光折变中心,且从能量上抑制NbLi的产生,从而提高抗光折变能力;光折变离子与NbLi产生捕获电子的竞争,一定程度上抑制了NbLi捕获电子而产生光折变。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3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DOI:10.13679/j.jdyj.20190001
发表时间:2020
4

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DOI:10.13465/j.cnki.jvs.2020.19.016
发表时间:2020
5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李妍璐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铌酸锂晶体本征缺陷对光折变性能的影响及其优化

批准号:69908003
批准年份:1999
负责人:陈晓军
学科分类:F0509
资助金额:12.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稀土离子掺杂铌酸锂晶体薄膜波导的研究

批准号:61205055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李士玲
学科分类:F0502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铌酸锂晶体点缺陷研究缺陷结构改性作用和控制机理

批准号:59072097
批准年份:1990
负责人:冯锡淇
学科分类:E0201
资助金额: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掺杂离子对铌酸锂晶体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批准号:68878033
批准年份:1988
负责人:张洪喜
学科分类:F0509
资助金额:3.35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