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有的河流污染控制规划基本都是针对点源污染进行的,非点源污染对水质的影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进行污染物削减总量分配时,对非点源污染负荷一般不考虑或简化处理。据此制定的排污控制目标,既不利于总量控制的顺利实施,又难以达到预期的环境目标。本项目借助野外监测(监测指标除N、P、COD外,还包括有机氯农药六六六、DDT,有机磷农药甲基对硫磷、氮化乐果等)、现代分析计算技术和GIS等,在研究不同资料条件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定量化和控制措施效果评价、合理确定河流水环境容量的基础上,建立综合考虑点源和非点源影响的水污染控制规划模型。最后以渭河干流西安段水污染控制规划为应用实例,获得对点源、非点源同时削减、环境经济协调和整体最优的水污染控制方案。本项目的开展,不仅对全面认识河流水污染的成因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对河流水环境的综合有效治理与水资源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现有的河流污染控制规划基本都是针对点源污染进行的,非点源污染对水质的影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进行污染物削减总量分配时,对非点源污染负荷一般不考虑或简化处理。据此制定的排污控制目标,既不利于总量控制的顺利实施,又难以达到预期的环境目标。本项目借助野外监测、现代分析计算技术和GIS等手段,对渭河非点源污染的特征和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明确了渭河干流典型断面和支流典型断面非点源污染负荷在总负荷中所占的比重,渭河干流2009年(偏枯年)咸阳和临潼站各指标非点源污染所占比例基本在20%~30%左右,渭河支流2009年(一般年)泾河、沣河和灞河污染物年总负荷中,43% COD、75% DP、83% TP、64% NH4+-N、47% TN 来源于非点源污染;提出了5种有限资料条件下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预测和估算方法;构建了渭河流域及其3个子流域(分别为灞河流域、沣河流域和黑河流域)的分布式模拟模型,识别了各流域非点源污染产出的关键源区,并定量模拟和评价了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措施效果;考虑非点源污染的影响,改进了一维稳态水质模型,研究了渭河干流关中段的水质水量响应关系;最后提出了考虑非点源污染的河流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建立综合考虑点源与非点源污染影响的河流水污染控制规划模型,并分别以渭河干流西安段和宝鸡段为例进行应用,为河流水环境的综合、有效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水污染控制规划类神经网络研究
区域水污染控制计算机辅助规划技术研究
区域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原理和方法学的研究
区域供水与水污染控制系统综合规划的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