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是我国和全球种植面积最大的豆科牧草,但其种子的实际产量却远低于潜在产量,主要原因是胚珠败育。前期研究首次发现,AtE58基因具有调控拟南芥雌、雄配子体发育和种子产量的功能。通过RACE和hiTAIL-PCR的方法,我们已经获得了紫花苜蓿MsE58的cDNA全长和启动子序列。本研究拟结合模式植物相关分子操作,在紫花苜蓿和拟南芥中对MsE58进行表达模式分析、功能分析和作用机理分析,从而揭示MsE58基因控制紫花苜蓿雌、雄配子体发育的分子机理。该项目的实施和完成,不但对阐明紫花苜蓿雌、雄配子体发育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为提高紫花苜蓿的种子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紫花苜蓿是我国和全球种植面积最大的豆科牧草。经过3年研究,本项目取得了以下成果:(1)通过RACE和hiTAIL-PCR 的方法,获得了紫花苜蓿MsE58(也称为MsGME)的cDNA 全长和启动子序列;(2)在紫花苜蓿中对MsGME 进行表达模式分析、功能分析和作用机理分析,从而揭示MsGME 基因控制紫花苜蓿雌、雄配子体发育的机理;(3)将MsGME基因在紫花苜蓿和拟南芥中超表达,发现转基因植物的抗逆性得到显著提高;(4)通过转录组测序,建立了紫花苜蓿等牧草重要的分子信息平台(SRX247927和 GSE35437)。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肉苁蓉种子质量评价及药材初加工研究
硫化矿微生物浸矿机理及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影响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物向高海拔或高纬度迁移的关键因素研究进展
基于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的一维膨胀时程模型
紫花苜蓿种子发育分子机理的研究
促恶性疟原虫配子体发育因子的分子克隆及其调控机理
水稻FMD1和FMD2基因调控雌配子体发育的分子机制
DEAH/RHA类RNA解旋酶AtRH59调控拟南芥雌配子体发育的分子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