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标记型多通道阵列免疫传感器检测多组分肿瘤标志物

基本信息
批准号:20905041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3.00
负责人:林洁华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青岛科技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庞秀江,牛翔,李成利,任锐,钟华,何春燕,赵月,林杰勇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离子通道多组分免疫分析通道阵列介孔
结项摘要

本课题以肿瘤标志物为检测对象,通过制备孔道单一取向的有序介孔单分子层薄膜,对孔道内壁的硅羟基进行选择性功能改性,定位定向固定抗体,根据抗原/抗体分子间特异性结合产生的免疫复合物在孔道内的空间位阻,基于电化学探针在免疫通道内的电流阻塞效应,建立对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高通量、高灵敏免标记型阵列免疫芯片检测技术。本技术结合步进马达对阵列芯片的精确驱动控制以及流动注射的自动进样,利用电化学技术和有序介孔免疫孔道的优势,具有简单、灵敏、可重复使用、易于自动化等特点。本课题的研究是对离子通道传感器和有序介孔材料应用的发展,也为癌症早期预警、疗效评估、人群筛查等提供适用的免疫诊断新技术,同时亦为新药筛选和疾病诊断提供理论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项目摘要

对肿瘤标志物进行准确检测是给临床提供肿瘤早期诊断、预期干预和预后随诊有效信息的关键。在传统的免疫分析中,一般采用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进行检测。复杂的标记步骤给快速、低成本检测带来一系列问题。本项目中,我们通过对介孔二氧化硅孔道内壁的硅羟基进行选择性功能改性,定位定向固定抗体,根据免疫复合物在孔道内的空间位阻,基于电化学探针在免疫通道内的电流阻塞效应,建立了低成本、简便、快速的免标记型免疫检测新方法。以肿瘤相关标志物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几种特异、灵敏的免疫新方法。以纳米粒子、生物相容性仿生膜等掺杂来修饰电极,建立了对分子识别物质具有定量固定化和空间取向调控的新方法。1、基于介孔二氧化硅的有序孔道,实现了抗体在孔道内的定向固定,建立了新型的免标记型通道免疫传感器。2、采用酶标纳米粒子标记的信号放大型技术,建立了新型的化学发光多组分免疫方法,极大提高了方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在国家自然基金资助下,以第一作者在影响因子5.0 以上的SCI 源刊发表论文2篇,成果发表在包括 Biosens. &Bioelectron.。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3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DOI:10.19713/j.cnki.43-1423/u.t20201185
发表时间:2021
4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5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林洁华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纳米通孔阵列光流体的多参数细胞粘附免标记检测方法的研究

批准号:61376120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王文会
学科分类:F0407
资助金额:8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基于放大技术及免标记的肿瘤标志物及肿瘤细胞单分子检测方法研究

批准号:21375070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丁彩凤
学科分类:B0404
资助金额:8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纳米通道光谱/电化学分析方法用于肺癌多肿瘤标志物的检测

批准号:21874029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李承勇
学科分类:B0401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多肿瘤标志物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批准号:61471342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罗金平
学科分类:F0123
资助金额:8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