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链球菌表面蛋白在其致病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作为新型的第三代肺炎链球菌蛋白质疫苗成分,细菌表面蛋白在肺炎链球菌与人树突状细胞交互对话中的作用尚属研究的空白。本研究拟将最有潜力作为新一代疫苗蛋白的PspA, CbpA 和ClpP 这三种表面蛋白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肺炎链球菌PspA, CbpA 和ClpP的缺陷菌株, 比较缺陷菌相对于野生菌在人树突状细胞识别、吞噬、灭活该菌, 以及它们诱导人树突状细胞成熟并诱发特异性免疫应答等方面的效应差异, 最后用PspA, CbpA 和ClpP纯蛋白回复补偿证实这些差异。本研究不仅可以揭示表面蛋白在肺炎链球菌与人树突状交互对话中的分子作用机制,更可为合理设计和开发肺炎链球菌蛋白质疫苗奠定理论基础。
本课题深入研究了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S.pn)表面蛋白(ClpP、PspA、CbpA、ZmpB、Gts、PotD、SrtA、GroEL、DnaJ和Ply等)与树突状细胞交互对话在细菌感染中的作用,并揭示了新的S.pn蛋白疫苗靶点。主要取得以下学术成绩:.1,首先发现ClpP是树突状细胞一种新的TLR4配体,通过激活MAPKs 和NF-κB信号分子调控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及免疫活化功能,从而描绘了ClpP热休克蛋白在S.pn与树突状细胞交互对话中的新功能,为开发以ClpP蛋白为基础的肺炎链球菌疫苗奠定了理论基础(J Leukoc Biol. 2013; 93: 737-49)。.2,率先阐明了树突状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IL-27可通过差异活化多条信号通路调节呼吸道上皮细胞表达趋化因子和粘附分子,并在肺部炎症/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Am J Respir Cell Mol Biol 2013;48:518-30;Chest. 2012;141:121-30;J Clin Immunol. 2013;33:1257-68)。.3,首次鉴定出了表面蛋白ZmpB可作为一种新的S.pn蛋白疫苗抗原(Infect Immun. 2011;79:867-78)。.4,阐明了Gts、PotD、SrtA、GroEL、DnaJ和Ply等S.pn蛋白抗原的免疫保护作用及机制(Vaccine 2011;29:1736-44;Vaccine 2013;31:3564-71. Vaccine 2012;30:3624-33)。.5,描述了表面蛋白CbpA可通过活化呼吸道上皮细胞,激发释放多种炎症因子,从而在S.pn急性肺炎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Cytokine. 2011;56:823-31;Hum Immunol. 2011;72:37-46)。. 总之, 在该项目的资助下,本课题组通过3年的工作,在国际感染病学和呼吸病学主流期刊上总共发表SCI论文10篇,累计影响因子33, 单篇最高为5.85,有2篇SCI论文被国际知名论文索引网站MDLinx评为当期Featured Article,部分研究工作获得2011年度重庆市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奖项目:肺炎链球菌致病机制和防治机制研究; 编号:2011-z-2-03-R03)。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IL-35/IRAK-M途径介导中性粒细胞免疫应答功能低下:MRSA肺部感染及免疫逃逸的一种潜在机制
粘蛋白1在哮喘气道上皮细胞与树突状细胞交互对话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树突状细胞迁移的分子机制及其在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肺炎链球菌表面蛋白PspA的免疫选秀
凋亡相关蛋白DEDDL的发现及其在树突状细胞凋亡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