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研究如何利用低维半导体源操控表面等离极化激元(SPP) ,即研究低维半导体有源结构和它与SPP的相互作用,利用前者动态操控SPP传输,实现传输过程中SPP信号的加载和制作适于纳米光电子集成的SPP开关器件。重点研究: 1.优化低维半导体源和SPP 的波导结构,2. 利用带填充效应、等离子效应及饱和吸收效应在光激励的条件下对SPP进行操控, 3.电驱动下低维半导体源对SPP操控,包括电泵浦增益、电吸收作用、高效高速电控SPP的操控机制,以及如何降低插入损耗。本项目的特色是:1电驱动,2以III-V低维半导体作为有源介质,3如何对金属吸收进行补偿,减少插入损耗。本项目将为实现SPP超快全光开关与高效率高速电驱动开关打下基础。
表面等离极化激元(SPP)具有局域化、场增强、大波矢和短波长等独特性质,适用于亚波长尺度的光操控。利用光学性质可控的介质材料来操控SPP传输是研究光操控问题的重要研究方向。本项目的主要研究了低维半导体有源材料与SPP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了电驱动下低维半导体源对SPP传输的动态操控,重点探讨了电泵浦增益对SPP传输损耗的补偿机制;对有源SPP波导结构进行了模式分析和设计优化,首先实现了短程SPP模式的传输损耗补偿,利用高折射率盖层对SPP模式分布的调控,实现了电泵浦增益对长程SPP模式的传输损耗补偿。本项目的研究对延长SPP器件工作距离,减小器件插入损耗,制作适于纳米光电子集成的高效高速电驱动SPP开关器件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基于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机的串联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人工表面等离激元有源器件的研制
新型低维材料表面等离激元光电特性研究
金属表面等离极化激元(SPP)和局域表面等离激元(LSP)耦合效应的光学性质研究
有源可调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多光谱生物光学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