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型HPV E5基因对口腔上皮的致癌性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17257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42.00
负责人:陈传俊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江彤,葛婷,韩冬,陈晓阳,侯潇潇,洪露
关键词:
口腔上皮细胞人乳头状瘤病毒E5基因口腔癌
结项摘要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感染与口腔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其致癌机理可能与癌基因E6、E7及E5对E6、E7的调控密切相关。HPV全基因组比较分析已经发现:E5基因总是伴随着高危型HPV而存在,低危型HPV则缺乏E5开放读码框或缺乏翻译所必需的起始密码子,这一惊奇发现提示:HPV基因组中有E5的参与可能增加了HPV的致癌性,而E5的缺如则可能降低了HPV的致癌性,即E5在HPV致癌过程中发挥及其重要作用。然而其作用机制是E5独立致癌还是通过E5来调控E6、E7致癌尚不清楚。本研究试图通过:(1)克隆高危型HPV16 E5及其突变体、E5缺陷型HPV,分别转染口腔上皮,探讨高危型HPV E5突变后是否降低其致癌性(2)以E5与低危型HPV共转染口腔上皮细胞,探讨低危型HPV与E5共转染后能否增强低危型HPV的致癌性,从而阐明HPV16 E5与口腔癌的相关性。此项研究国内外尚无文献报道。

项目摘要

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致病因子,同时HPV也与口腔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关于HPV与口腔癌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高危型HPV E6和E7癌基因的研究。实际上,HPV E5基因与肿瘤的发生关系同样非常密切。E5基因可抑制细胞的凋亡,导致细胞周期异常,甚至还能增强E6和E7基因对细胞的恶性转化作用。Schiffman发现具有生物活性E5基因总是存在于引起恶性肿瘤的高危型HPV基因组中,说明E5基因在HPV致癌过程中可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迄今为止,有关高危型HPV E5基因的功能研究还有许多空白领域。本研究通过以下三方面工作来探讨高危型HPV16 E5对人类正常口腔上皮细胞的转化作用:①克隆高危型HPV16 E5及其突变体并转染正常口腔上皮细胞,以了解HPV16 E5本身能否转化细胞或能否使细胞发生永生化;②克隆野生型HPV16全序列基因组及缺失E5的HPV16全序列基因组,分别转染正常口腔上皮细胞,探讨缺失E5后高危型HPV对口腔上皮致病性的变化;③克隆低危型HPV全序列基因组,和高危型HPV16 E5基因共转染,研究高危型HPV16 E5和低危型HPV在功能上可能存在的协同性,即了解高危型HPV E5基因能否增强低危型HPV的致病性。本课题目前已克隆了安徽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HPV16-Anhui)全基因组并测序登陆(登录号:KC935953),已完成低危型HPV全基因组、高危型HPV16全基因组、缺失E5的高危型HPV16全基因组和HPV16 E5及其突变体表达载体的构建,并已建立相关目的基因诱导的细胞系。结果初步分析表明:①对稳定表达E5基因和E5基因突变体的口腔上皮细胞系表型及生物学性状检测分析,发现高危型E5基因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口腔上皮细胞的增殖,同时也能促进E6、E7基因的转化作用;②缺失E5的HPV16全序列基因组的表达载体转染正常口腔上皮细胞也能引起上皮细胞的永生化,但细胞的增殖能力相对HPV16全序列基因组转染的口腔上皮细胞较低;③转染低危型HPV全序列基因组的口腔上皮细胞不能诱导上皮细胞的永生化,但合并转染高危型HPV E5基因后,能明显促进上皮细胞的增殖。因后期分子实验及相关检测工作量较大,部分工作正在进行中,如所有问题都能顺利解决,这为进一步揭示HPV的致癌本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2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3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18
4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DOI:10.13925/j.cnki.gsxb.20200115
发表时间:2020
5

人β防御素3体内抑制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内植物生物膜感染的机制研究

人β防御素3体内抑制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内植物生物膜感染的机制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7

陈传俊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高危型HPV致癌因子E5在宫颈癌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批准号:81560425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刘婵桢
学科分类:H1812
资助金额:37.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雄黄对高危型HPV感染的宫颈上皮内瘤变中PI3K-Akt信号通路的干预研究

批准号:81403166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刘嵘
学科分类:H321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高危型HPV新型免疫原的分子设计

批准号:30500537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徐云升
学科分类:H0415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中和表位结构的高危HPV型交叉疫苗的分子设计

批准号:81172885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李少伟
学科分类:H1111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