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影响胞外核苷酸5'-AMP水平的变化并调控基因的表达和生理病理反应,与5'-AMP诱导的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的动态变化相关。本课题将首先分析5'-AMP信号诱导的基因组DNA甲基化的节律变化规律,并通过生物节律基因敲除小鼠加以验证;利用5'-AMP诱导的脂肪代谢基因mClps表达的分子模型,系统地研究5'-AMP调控的DNA甲基化信号的分子机制;对5'-AMP处理的小鼠的肝组织的基因组进行DNA甲基化谱式分析,分析可能存在的5'-AMP 甲基化敏感的基因群。以此为基础,研究肝组织的损伤引起的胞外5'-AMP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可能对肝脏的DNA甲基化水平的动态变化的调节;阐明5'-AMP调控的DNA 甲基化水平变化和肝细胞组织再生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本研究将丰富环境因素对DNA甲基化动态变化的影响机制的认识。
基因组信息编码不仅通过DNA序列也通过表观遗传修饰。DNA甲基化是一种在哺乳动物的表观遗传修饰。在哺乳动物细胞中,DNA甲基化是由DNA甲基转移酶介导,将甲基S-腺苷甲硫氨酸中的甲基转移到DNA中的胞嘧啶C5位置。胞嘧啶甲基化联系各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如基因启动或沉默,染色体失活和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调节。环境因素影响胞外核苷酸5'-AMP水平的变化,并调控基因的表达和生理病理反应,该过程与5'-AMP诱导的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的动态变化相关。本课题首先研究了基因组DNA甲基化的节律变化规律,发现典型的重复序列具有每日的节律性变化; 引起基因组DNA每日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生物钟基因调控DNA甲基化转移酶3a(Dnmt3a), 而不是SAM/ SAH的变化;在生物节律基因Per1Per2双敲小鼠,所有的节律变化都消失; 环境中持续的5’-AMP供应会导致DNA甲基化水平的降低;瞬间的5'-AMP含量变化不会引起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的变化,但是会影响DNA启动子部分组蛋白的甲基化水平,从而调控基因的表达;瞬间的5'-AMP含量变化还会调控 mRNA 的polyA中A的甲基化水平,影响mRNA的半衰期。我们的研究结果拓宽了对DNA和RNA甲基化动态变化的机制的认识,可能解释一些代谢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等的发病机制。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Intensiv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enhancement of Bi5O7I via coupling with band structure and content adjustable BiOBrxI1-x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An improved extraction method reveals varied DNA content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hells of Pacific oysters
肝癌中mTOR信号通路对DNA甲基化的调控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基于胞外诱捕网理念制备的CpG ODN胞外修饰肿瘤全细胞疫苗研究
蜡状芽胞杆菌群中c-di-AMP新型受体蛋白PrpD的功能及其调控芽胞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
黄色粘球菌四型菌毛与胞外多糖特异性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与生物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