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项目在我们已制备的大鼠背根节6.5K cDNA微阵列膜的基础上,用cDNA 微阵列对外周炎症反应后大鼠背根节的基因表达进行规模性的研究。克隆在炎症反应后背根节中差异表达基因,并对炎症和外周神经损伤两种痛动物模型中背根节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和比较,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筛选出的重要的被调控基因进行细胞定位,研究表达产物在背根节、脊髓背角和周围组织中的分布特征,并用膜片钳和行为学等生理学方法对重要的分子进行功能学研究,以揭示炎性痛与外周神经损伤后慢性痛共同和不同的分子机制。本研究结果将为临床上发展新的治疗手段和设计新的有效药物提供潜在的药物靶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当归红芪超滤物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炎症因子及PI3K、Akt蛋白的影响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煤/生物质流态化富氧燃烧的CO_2富集特性
炎症痛诱导背根节细胞PPT-A 基因和NK-1受体基因的表达
外周神经损伤后背根节表达甘丙肽的神经元的来源、功能和分子调控机制
背根神经节Nrcam基因选择性剪接参与神经病理痛的外周机制研究
胶质瘤细胞分化诱导基因表达谱的建立和相关基因的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