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研究了光记录通道记录特性,在提高记录密度和可靠性的前提下,比较脉冲宽度调制和脉冲位置调制记录的优劣点,探索信号调制与检测,均衡处理与记录编码的最佳组合,达到减少记录误差,提高记录密度的目的,建立了可擦写光盘记录通道的数学模型,从信号检测和编码方式等方面评价光记录存储通道的性能,提出了记录通道一维阶跃函数用Q函数近似法和眼图分析法,在离散记录通道的基础上,利用判决反馈均衡器取代传统的线性均衡器可提高记录密度50%左右,对部分响应最大似然检测(PRML)技术在光记录通道中的应用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从信噪比和码间干扰损失等方面衡量,在记录密度s=T50/T高于2时,采用PR-Ⅱ较为理想。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采用深度学习的铣刀磨损状态预测模型
上转换纳米材料在光动力疗法中的研究进展
不同施氮方式和施氮量对马尾松和木荷幼苗根系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新型光正交调制方式的产生、传输与接收技术研究
新型的编码调制理论与技术研究
面向类脑计算存储器的调制编码理论及方法研究
新型光调制双光梳光谱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