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阿里第四纪冰川地貌河流地貌特征的演化过程与驱动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771005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70.00
负责人:刘耕年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北京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蓓蓓,韩业松,彭旭,冉泽泽,郭浩,杨玮琳
关键词:
地貌演化
结项摘要

Tibet Ali has a unique natural connotation, is the headwaters of major rivers flowing to the India subcontinent. The famous Karakoram fault, Gaer basin, Zanda basin and Pulan basin distribute in the area, modern glaciers and ancient glacial remnant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the Gangdise, Ayilariju and Himalaya ranges. Therefore, Ali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tudy of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Western Tibetan Plateau. This project intends to select Zanda-Pulan-Gaer as the study area, the project focus on fluvial, alluvial and glacial landforms, pay close attention to collecting their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index. The investigation employs field survey, remote sensing and DEM data analysis, sedimentology and chronology experiments. The aims are establishment a reliable regional geomorphology evolution history, and to realize the Quaternary environmental change driving mechanism and processes of the research regin.

西藏阿里具有独特的自然内涵,是流向印度次大陆河流的源头,有著名的喀喇昆仑断裂通过,有著名噶尔盆地、札达盆地、普兰盆地,冈底斯山、阿伊拉日居山、喜马拉雅山发育现代冰川,古冰川遗迹广泛分布。阿里在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研究上具有重要地位,是能够揭示藏西北高原演化的关键部位。本项目拟选取阿里札达-普兰-噶尔作为研究区,对第四纪河流地貌和冰川地貌进行深入研究。在野外地貌考察、遥感与DEM影像资料分析、实验沉积学、年代学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可靠年代数据支持的区域地貌发育演化史,深入探讨本区第四纪地貌演化的驱动机制和过程。

项目摘要

项目执行至2021年12月,基本按计划完成研究任务,取得以下四个方面成果:.一、年楚河河源喜马拉雅山北坡冰期系列及古气候重建。(一)、应用10Be暴露测年法对“错嘎布(Cogarbu)”谷地冰碛垄测年,获得gLGM(23.4–19.1 ka,)、Late glacial(15.8 ka)、Younger Dryas(11.5 ka)、early Holocene(1.2-0.82 ka)、Little Ice Age(0.77-0.53 ka)五次冰进。揭示本区冰川与喜马拉雅山其他地区同步,温度变化是推动冰川波动的主要因素。(二)、对“加改”谷地冰碛测年获得晚全新世4180±270a、2990±190a、1780±110a、1230±80a和500±70a五次冰进事件。这些事件发生在相对寒冷和干燥气候,与北大西洋冷事件同步,意味着二者存在遥相关,推测西风带在寒冷时段承担输送带,将冷空气带到喜马拉雅山。.二、对西藏阿里普兰地区纳木那尼、喜马拉雅和冈底斯现代与末次冰盛期(LGM)冰川特征值计算结果显示,研究区冰川剥蚀作用显著、坡度降低最明显的地带位于LGM古冰川平衡线附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山脉的高度,是对“冰锯理论”的验证。研究揭示在冰期-间冰期冰川平衡线之间,存在一个冰川夷平作用带。但构造抬升强烈的如纳木那尼峰山脉高度未被冰锯作用抵消。.三、青藏高原东缘川西红原龙日坝冰川遗迹10Be测年揭示冰川最大范围出现在23.1~19.5 ka,与全球末次冰期(gLGM)相对应。古气候恢复显示gLGM时冰川发育区气温比现在降5.5~6.7℃,降水量减少了30~34%,冰川发育与北半球降温事件同步。.四、沿青藏线冰缘地貌和沉积分析研究揭示:格尔木在LGM时多年冻土下限到海拔2900 m,年均气温降至<-4℃,比现在低9℃;冰消期和全新世存在极端干冷的气候事件,及地面温度<-10℃的冬季迅速降温期。楚玛尔河、那曲谷露和纳木错的冰楔假型记录了末次冰期冷期多年冻土扩张,亚东古砂楔记录了早全新世冷事件。西藏羊八井泥炭沉积剖面孢粉和测年揭示,该区自新仙女木事件以来经历了严寒(12.8~9.8 ka)、暖湿(9.8~5.0 ka)、干冷(5.0 ka至今)的气候阶段。青藏高原(格尔木-亚东)广泛发育的冻融褶皱、成层坡积、风沙沉积等,是古环境重建的重要佐证,具有刻画冷暖-干湿的意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3

夏季极端日温作用下无砟轨道板端上拱变形演化

夏季极端日温作用下无砟轨道板端上拱变形演化

DOI:10.11817/j.issn.1672-7207.2022.02.023
发表时间:2022
4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DOI:10.1360/SSTe-2019-0112
发表时间:2020
5

SRHSC 梁主要设计参数损伤敏感度分析

SRHSC 梁主要设计参数损伤敏感度分析

DOI:
发表时间:2014

刘耕年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9671075
批准年份:1996
资助金额:1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8900002
批准年份:1989
资助金额: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0571014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4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371082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9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271014
批准年份:2002
资助金额:2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971002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他念他翁山中段晚第四纪冰川地貌演化过程与环境重建研究

批准号:41671005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张威
学科分类:D0101
资助金额:6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太白山第四纪冰川地貌演化与年代学研究

批准号:41501068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刘亮
学科分类:D0106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毛乌素沙漠古河流湖泊的消退和风沙地貌演化过程研究

批准号:41330748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伍永秋
学科分类:D0101
资助金额:311.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4

新疆天山中段北麓第四纪河流地貌结构及其环境意义

批准号:41001002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吕红华
学科分类:D0101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