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浚扰动下港口海湾生物可利用磷的内源释放通量和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0806046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1.00
负责人:张志锋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批准年份:2008
结题年份:2011
起止时间:2009-01-01 - 201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韩庚辰,梁斌,赵骞,蒋岳文,王立军,张玉凤,洪鸣
关键词:
疏浚沉积物-海水界面生物可利用磷内源释放
结项摘要

长期监测结果显示:近年来疏浚活动频繁的大连湾和大窑湾海水中磷酸盐的浓度异常升高,初步研究表明这主要是由于疏浚导致沉积物中磷的内源释放。为此,本项目拟以大连湾和大窑湾为研究区域,采用现场监测、采样分析和实验室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疏浚扰动下港口海湾生物可利用磷的内源释放通量的变化及其对水体富营养化的贡献;并分析疏浚前后新生沉积物-水界面的环境地球化学性质的改变以及表层沉积物微生物和酶活性的改变规律等,研究沉积物中生物可利用磷内源释放的关键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揭示长期底泥疏浚活动对生物可利用磷内源释放机制的影响。此项工作对我国近岸海域营养盐的内源释放研究具有重要的基础理论意义,并可望为跟踪监测疏浚工程对港口海湾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提供新的技术平台,为近岸海域污染物的总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2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3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4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5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DOI:10.13488/j.smhx.20190284
发表时间:2019

张志锋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动力扰动和生物作用下疏浚湖泊新生界面磷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批准号:20577053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范成新
学科分类:B0603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长江口生物可利用磷通量的估定

批准号:49176270
批准年份:1991
负责人:胡明辉
学科分类:D0602
资助金额:5.8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底泥组合扰动下内源磷形态转化的诱发机制和行为过程机制

批准号:51278523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李大鹏
学科分类:E1007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内源磷非常态释放及其与水生生物的关系

批准号:41030640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杨林章
学科分类:D0713
资助金额:18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