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在研究黄铁矿、黄铜矿和磁黄铁矿等硫化物的形貌特征和成分基础上,利用光电子能谱和俄歇电子能谱仪等手段,对比研究了新鲜的和氧化后的硫化物表面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氧化后的硫化物表面不仅存在Fe(2+),而且存在Fe(3+),硫除以S2(2+)的形式存在外,其氧化态可以从S(2-)变化到S(6+),即存在单硫化物、对硫化物、硫代硫酸盐和硫盐矿物;矿物表面Fe(3+)主要以氢氧化物形式存在;氧化后的矿物表面至少可以分为二层;最表层为铁的氢氧化物层,不仅存在分子氧,而且有O(2-),硫含量较低;其下面为相对富硫贫铁层。硫化物氧化过程可概括为;矿物表在的Fe(2+)与分子氧和水反应形成铁的氢氧化物,内部的Fe(2+)向矿物表面不断攀移,导致硫和铁逐步氧化。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铜铁硫化物的表面氧化机理:表面膜结构分析与实验模拟研究
镁颗粒点火与燃烧过程中表面氧化物作用机理研究
Ⅲ-V族半导体表面的硫化物钝化机理研究
基于环境因素的石质文物风化速度及风化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