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两相喷射器代替膨胀阀作为制冷系统的节流机构,可以明显提高系统的性能,以日本电装公司为首的企业已申请近200项专利,并在多种制冷系统中商业化,因而在全球范围引起研究热潮。但目前其他机构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喷射器后制冷系统COP仅提高5-10%,难以达到电装宣称的效果。本项目拟通过对喷射器本身的设计改进、气液分离器优化以及系统控制与匹配等三个方面,以R404a冷藏库机组为例展开研究,实现喷射制冷系统样机COP对于热力膨胀阀系统提升50%。项目将主要结合两相流理论,探讨喷射器结构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研究喷射器的设计方法,并搭建喷射器性能测试实验台对设计样件进行测试;结合两相气液分离理论,研究喷射式制冷循环中适合的气液分离器形式;研究R404a系统的关键参数匹配及系统控制策略,以改善制冷系统效率。
本课题从数值模拟和实验两个方面,对液-气两相流喷射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根据三大守恒方程,在均相流(HEM)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喷射器各个部分的数学模型。在给定的工况下,参照喷射器正常运行时系统的参数,通过数值模拟对两相流喷射器的关键数进行优化,研究在喷嘴达到临界状时喷射器的工作特性,找出喷射器各个参数的最佳组合。然后通过实验对喷射器的喷嘴喉部直径和喷嘴出口位置进行了优化,并对不同直径的喷嘴在不同工况下的制冷量和EER进行了研究,探索喷嘴与系统的匹配特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可调式喷射器,通过调节喷嘴喉部面积实现对喷射器的变工况调节。.在喷嘴优化的基础上,采用可调式喷射器,通过实验的方法对喷射器的混合段参数和扩压段参数进行分段优化,设计和加工了一体式可调喷射器。在现有的R410A空调系统中,对高、中和低三个典型工况进行综合调试。实验发现在标准工况下,喷射器系统比电子膨胀阀系统制冷量增加了400W,EER可提高7.7%;对压缩机转速进行调整后,在保持制冷量与电子膨胀阀系统基本一致的情况下,EER可以提升9.32%,节能效果显著。.研究过程中,根据两相流喷射式制冷系统的需求,通过CFD的方法,设计了适用于喷射器系统的具有储液功能的新型气液分离器,它利用重力和离心力的双重作用,克服了传统气液分离器不适用于低干度气液分离的不足,实现了气和液的高效分离,能满足喷射式制冷系统的需求。.此外,本研究还对现有的R22热泵热水器进行了改造,用喷射器取代膨胀阀,实验表明喷射器在最小运行工况下,可以提升吸气压力0.18Mpa,升压比可达11.9%,升压效果显著。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高压工况对天然气滤芯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汽车废热驱动喷射式制冷系统建模与优化控制研究
微型压缩制冷系统运行机理研究
大型建筑空调变过热度压缩制冷系统模型预测控制
热虹吸与蒸气压缩复合制冷系统的构建及其耦合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