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兴安落叶松、白桦和水曲柳三种具有不同木材解剖构造的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二氧化碳微电极法在原地研究活体树木木质部液流CO2 浓度对树干、树枝二氧化碳释放通量影响。通过对同时连续测定的木质部液流中CO2浓度、液流速度、树干温度、环境因子(空气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湿度、土壤温度等)及定期测定树干表观呼吸速率和木本组织(树皮、周皮、韧皮部、次生木质部导管、管胞内壁构造)的解剖构造研究的综合分析,阐明木质部液流CO2浓度的动态及其对呼吸生理的意义;木质部液流中CO2浓度与树干(枝)CO2释放通量的关系及其种的特殊性;建立木质部液流中CO2浓度与液流速度和木质部液流中CO2浓度与非同化组织表观呼吸速率的数学模型;阐明植物组织大小及类型(次生木质部、形成层、树皮等)对液流速度及木质部液流中溶解的CO2浓度的影响。为准确估测树木及森林群落的CO2气体交换提供理论和方法的科学参考.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高浓度煤粉火焰中煤质对最佳煤粉浓度的影响
Tuning the subsurface oxygen of Ag2O-derived Ag nanoparticles to achieve efficient CO2 electroreduction to CO
基于WSR反应器不同稀释介质条件下MILD燃烧分区特性研究
农牧交错带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CO2交换对短期不同水平氮添加的响应
Size-Dependent Selectivity of Electrochemical CO2 Reduction on Converted In2O3 Nanocrystals
中国植被对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
木质部液流变化与树干呼吸分配及CO2释放通量的关系
积雪对长白山森林树木萌发过程树干储水机制影响研究
基于树干液流的城市林木冠层对臭氧的吸收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