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典型林地土壤呼吸对植物碳输入变化的响应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100381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1.00
负责人:盛浩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杨珠,袁红,颜雄,和利钊
关键词:
土壤呼吸土壤碳土地利用植物碳输入
结项摘要

由植物生产力变化引起的碳输入(凋落物和细根周转)波动可能是控制土壤呼吸时空动态的主导因素,但目前受到较少的重视。通过选择中亚热带天然常绿阔叶林以及由此转变而来的人工林(杉木)和果园(柑橘园)的典型林地类型,从空间上自然构成由高到低的植物碳输入序列,采用野外原位观测方法,研究土壤呼吸对不同植物碳输入量的响应及差异;通过在人工林中设置环割、切根和去凋处理小区的野外控制试验,探讨土壤呼吸对不同植物碳输入途径(凋落物和细根周转)的响应差异及可能原因;利用室内控制环境,模拟不同植物凋落物和细根碳输入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阐明不同数量和质量的植物碳输入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规律。项目的研究可为进一步阐明植物-土壤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和土壤碳吸存机理提供基础数据,对于完善土壤碳循环模型和合理评价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碳吸存的影响等有重要作用。

项目摘要

本项目选择亚热带丘陵区典型林地土壤,将野外采样和室内模拟矿化试验相结合,系统研究林地土壤有机碳数量和分布状况、土壤碳吸存对林地转变的响应、土壤有机碳矿化对凋落物和细根添加的响应,探讨了植物碳输入对土壤异养呼吸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天然林地改为人工林、果园和坡耕地后,土壤剖面有机碳储量与天然林相比降低了26%—36%,且40 cm以下深层矿质土壤碳储量下降了19%—45%。1 m深土壤δ13C均值则升高1‰—3‰,说明植物群落的光合类型发生了变化,C4植物种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增加。土地利用变化后,60 cm深细根生物量锐减50%—99%,且向表土层集中。土地利用变化后,20 cm以下细根生物量的降幅比表土细根生物量的降幅更大。土地利用变化后,活性有机碳的损失不仅发生在表土,也发生在20—100 cm的底土。底土细根生物量的锐减导致了底土活性有机碳的损失。颗粒有机碳的损失主要发生在表土的细颗粒有机碳组分,溶解性有机碳的损失则主要发生在底土。土地利用变化后,细颗粒有机碳、轻组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是指示表土有机碳变化的敏感指标,而轻组有机碳和溶解性有机碳则是底土有机碳变化的敏感指标。土地利用变化后,细颗粒有机碳、轻组有机碳、溶解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占土壤有机碳的比例是土壤质量下降的指示器。土地利用变化不仅造成表土C吸存能力的下降,也会造成底土C吸存能力降低;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可以很好的反映这种负面影响的早期变化。土地利用方式也显著影响土壤碳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量,有机物输入的数量和质量是影响土壤有机碳矿化的主要因素。有机物输入的数量越大,土壤累积碳矿化量越高。土壤累积碳矿化量大小顺序依次为:天然林>人工林>坡耕地>板栗园,与土壤活性碳储量变化基本一致,表明土壤活性有机碳库可以作为预测土壤累积矿化量大小的指标。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添加有机物释放的CO2的数量与碳添加量、氮添加量相关性较好,但与C/N相关性较弱。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阐明了不同数量和质量的植物碳输入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规律,对合理评价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碳吸存的影响有重要参考价值。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2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5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盛浩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1571234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472019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872025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103094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碳输入变化对南亚热带主要森林土壤碳沉积及过程的影响

批准号:31070439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刘菊秀
学科分类:C0308
资助金额:3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若尔盖高原典型沼泽湿地冬季土壤呼吸及其对冻融变化的响应

批准号:41101097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张昆
学科分类:D0105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典型沙生植物对土壤呼吸的调控机制

批准号:31200537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贾昕
学科分类:C161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典型农田土壤物理-化学稳定性碳组分对长期碳输入的响应机制

批准号:41371247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张文菊
学科分类:D0709
资助金额:7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