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环境问题,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增加是其主要诱因。甲烷(CH4)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在温室效应中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约占21%,天然湿地被认为是甲烷最大天然排放源,湿地甲烷源与汇问题是当今生态学研究热点问题之一。我国湿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在控制全球湿地甲烷排放方面占有重要地位,东北是我国天然湿地主要分布区之一,但尚未开展林区湿地甲烷排放研究。本项研究将采取野外控制实验和同步连续观测手段,研究小兴安岭自然状态及采伐、火烧、湿地造林人为干扰状态的森林湿地甲烷排放通量的时空动态过程、主控因素及其动力学模型,揭示自然状态各类森林湿地甲烷排放规律及其对人为活动干扰的响应机制,并结合本区森林湿地类型及分布估算东北林区森林湿地甲烷排放总量。将为正确认识东北森林湿地甲烷源和汇问题,客观评价我国天然湿地CH4排放总量,控制甲烷排放及科学经营管理林区湿地提供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不同湿地植物配置对扑草净的吸收和去除效果研究
精子相关抗原 6 基因以非 P53 依赖方式促进 TRAIL 诱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凋亡
基于WSR反应器不同稀释介质条件下MILD燃烧分区特性研究
中国东北森林湿地碳源/汇及其对人为活动干扰响应研究
小兴安岭森林沼泽湿地DOC动态及其对人为干扰的响应
衡水湖湿地植被对人为干扰的响应及其保护成效
纳帕海湿地黑颈鹤生境利用对人为干扰的响应机制